柳永的落空和苏轼的完成(2)

“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他还在那首《煮海歌》里说:

“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

可见,他也是关心国计民生的。可是,他用世的志意,他家庭的儒家的传统,与他个人的浪漫的天性、音乐的才能,是互相矛盾的。他的浪漫天性和音乐才能使他从少年时代就在歌舞场中流连,为歌伎、乐工写词。而他的家世、教养却和他的天性、才能之间有着矛盾,因此就造成了他一生的悲剧。

他少年时的浪漫行为受到士大夫阶层人们的鄙薄,致使他平生失意,所以到晚年才写出这样悲哀的词: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因此我们说,柳永的一生是矛盾和失意的悲剧,充满了生命落空的悲哀。

可是人家苏东坡就不然了。柳永是始终未能调和的矛盾造成了他生命的落空,而苏东坡对自己的生命则是一个完成,苏东坡把儒家的理想与佛道的修养贯通、调和起来,从而完成了他自己。

苏东坡的一生实在是比柳永更加不幸,他不但仕宦不得志,还曾被下在监狱里几乎被处死。他曾经被贬到海南岛,政府官吏不给他房子住,有一段时间,他带着儿子睡卧在桄榔林叶之下。为此,苏东坡还写过一篇文章叫《桄榔庵铭》。

桄榔是海南岛的一种热带植物,我认识的一位朋友到海南岛去参加苏东坡的一个纪念会,曾摘了一片桄榔的叶子给我寄来,它有一点儿像棕榈树的叶子。苏东坡就是摘取桄榔树的叶子写下的《桄榔庵铭》。

桄榔树,苏东坡流放海南儋州时,曾住过用桄榔叶建造的草房

他要跟他的儿子自己劳动,自己用泥土做成土砖,然后慢慢盖起房子来。虽然苏东坡的遭遇比柳永更不幸,可他在忧愁、患难和挫折之中有自己立身的持守,他能够在儒家与佛道之间得到一种贯通调和。中国大陆前些年常讲儒法斗争,还有什么阶级斗争,他们总是在斗争,所以他们就一直没找到这种矛盾调和的集大成的美。

其实,中国有一些很伟大的诗人,他们都是从各种思想的精华之中得到一个融会贯通的境界。陶渊明就是在儒家、佛家、道家的思想中都能够得其精华而不拘于一家的一位诗人,苏东坡也是这样的一位诗人。

有些人看问题只看它的外表,这是不对的。例如苏东坡写过一篇议“贡举”的文章,讨论当时的科举制度。这篇文章如果只看表面,你会觉得他反对佛老。因为在这篇文章里他认为佛老的思想比较消极,比较颓废,是“安于放”,就是说,比较放旷。

他说,假如天下之士都真的像庄周那样“齐死生、一毁誉、轻富贵、安贫贱”,那么人主用来砥砺名节和鼓励人心向上的那些手段就无所施其用,人们就什么都不在乎了。其实,“齐死生、一毁誉、轻富贵、安贫贱”这都是很好的修养,可是苏东坡在立论的时候,他是针对社会上一般人而言的。

对于一般的人,需要用一个目的来鼓励他们。有了富贵和贫贱的对比,有了毁誉的对比,一个人才知道应该向上。只有修养上达到最高层次的人才不需要这些鼓励,自己仍然能够向上。所以,如果因为苏东坡发了这样的议论,就认为他反对佛老,这并不正确。

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写了一本书叫《老子解》,把很多儒家的理论跟道家的思想糅合在一起了。这是不是老子的本意暂且不论,但苏东坡是赞同苏辙这种看法的。他为弟弟的《老子解》写了一篇跋文,在跋文中说,假使西汉初年就有了苏辙这本书,则“孔老可为一”;假使晋宋之间有了这本书,则“佛老不为二”。

另外,苏东坡还在《与滕达道书》中说过“平生学道,专以待外物之变”的话,又在《祭龙井辩才文》中说过“孔老异门,儒释分宫……江河虽殊,其至则同”的话,以为儒释道三家相反而可以相成,还以为佛老思想的一个特色就是“静而达”。

能静就不被外物所转移,能达就对生死、毁誉、贵贱有一个通达的看法。“静而达”是人生的一种修养,这是苏东坡真正的所得,以致他一生受用不尽。

同样在忧愁患难之间,为什么人家还能站住你却跌倒了?为什么人家还能完成你却毁灭了?

要注意,这是中国古人读书最注意的一点。我曾经提到过荀子的《劝学篇》,荀子说,古代君子的为学是“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是要你在做人的实践里真的表现出来,才算是受用了,因为古人读书是和做人结合在一起的。

荀子又说,小人的为学是“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那些人急于速成,抄了一大堆新说,写上就自以为什么都知道了,其实他们在做人方面什么也没有受用到。

当然,我说的只是古代,现代的知识和古代的知识并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中国古代读书讲究要“有得”。陶渊明好读书而不求甚解,但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是不少人读了很多书也没有会意。“会意”就是你真的在生活上有所受用,苏东坡就做到了这一点。

苏东坡写过一篇《超然台记》,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他说:

“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

意思是,物的好坏在你的内心交战,得失取舍的利害总是在你眼前,这样你整个的人就被物欲压倒了。一个人只有超然到物欲之上,才能得到自己的快乐。

那么,“静而达”的修养对一个人究竟有什么好处?苏东坡说,它可以“专以待外物之变”。就是说,你内心之中有一种持守,或者叫一种修养。

这种修养,只有在外界事物有变化的时候才能够显露出来。不经过霜雪,你怎么知道松柏是不凋的呢?同样,没有经过忧愁患难,也很难看出这个人和那个人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