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0月,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应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5周年庆祝活动,这是他第二次与邓小平见面。
那年8月,中国代表团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一鸣惊人,夺得15枚金牌。警卫张宝忠记得,邓小平十分关注中国选手在奥运会上的表现,但凡有比赛转播,他场场不落,“兴之所至还会给体操和跳水选手打打分数”。张宝忠说,从电视中看到萨马兰奇将中国第一块奥运金牌挂到许海峰胸前,“小平同志非常兴奋”。
在洛杉矶奥运会期间,邓小平曾说:“现在看来,体育运动搞得好不好,影响太大了,是一个国家经济、文明的表现。(奥运会)鼓舞了这么多人,吸引了这么多观众、听众,(我们)要把体育搞起来。”
中国也要举办奥运会,是上世纪70年代邓小平分管体育工作时就提过的想法。
首先是名正言顺的问题。1974年,在全国体委主任会议上,邓小平提出要恢复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合法席位。他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代表,真理在我们这一边,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包括国际奥委会,把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排除在外,这样对待中国是不平等的。
1979年4月,中国奥委会代表何振梁在国际奥委会全体会议上提出:“根据《奥林匹克宪章》只承认一个中国奥委会,即设在北京的奥委会,而台湾方面的体育组织作为一个地方机构,单独参加国际体育组织活动,台湾方面必须履行改名、改旗、改歌的‘三改’条件。”根据中国的提议,同年11月26日,在奥委会名古屋会议上解决了我国在奥委会中的合法权利问题,允许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地方性组织在国际体育组织中有其席位。
何振梁后来回忆:“这一方针由小平同志亲自拍板,是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构想在体育领域中的体现。”萨马兰奇曾表示,国际奥委会找到了台湾参加奥运会的解决办法,这项成果是无先例的。
1990年,中国承办了第11届亚运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承办的大型洲际运动会。在视察刚建好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时,邓小平向体委的工作人员问道:“中国办奥运会的决心下了没有?为什么不敢干这件事呢?建设了这样的体育设施,如果不办奥运会,就等于浪费了一半。”
在那次陪同视察的过程中,伍绍祖印象最深的是,邓小平一下车就说:“我这次来是看看到底是中国的月亮圆,还是外国的月亮圆。”视察完后,他坚定地对大家说:“看来中国的月亮也是圆的,比外国的圆。现在有些年轻人总认为外国的月亮圆,对他们要进行教育。”
伍绍祖事后回忆:“我知道,小平同志早在70年代就表示过,中国应该办奥运会。但在亚运会还没有办完的情况下,是否申办奥运会,有些同志还有疑虑。由于小平同志的过问,促成了申办奥运会的决策。”
他还向媒体讲过一个细节:“北京举办亚运会期间,小平同志十分关心这一盛会,一顶印有中国国旗和奥运五环标志的帽子,他戴了很久很久。”
1991年2月26日下午,中国奥委会在人民大会堂广东厅举行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北京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申请。很快,2月28日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奥申委的报告;3月18日,北京奥申委宣告成立,在北京举行了第一次新闻发布会。
但申奥之路并不平坦。1991年,中国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承办2000年奥运会申请书。两年后的蒙特卡洛国际奥委会第101次会议上,北京以两票之差败给悉尼。申奥代表团回国做了汇报,邓小平沉默片刻,以平静的口气勉励他们说:“申办不成,没有关系,总结经验。”
直到2001年7月13日,中国才终于圆了奥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