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大旗明(2)

两年后,他敬爱的老师陈子龙被俘,自尽于松江之水。孤独的夏完淳没有选择停下,或者像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选择逃避,而是继续在山间作战。

最终,他写给鲁王的奏折被清人截获,地址泄露,他很快被捕,押送南京——沿着老师的道路。他路过一片山间树林,那里离老师自尽的地方很近了,他终于压抑不住自己的情感,痛哭起来,写下一首《细林野哭》,悼念自己的老师。他回忆“去年平陵鼓声死,与公同渡吴江水”,我们一起渡河作战,“今年梦断九峰云,旌旗犹映暮山紫”,此刻血染的旌旗还在,老师却不在了。“黄鹄欲举六翮折,茫茫四海将安归?”四海之大,我又将去往何处?“肠断当年国士恩,剪纸招魂为公哭”,他为老师招魂,也为故国招魂。

在南京,洪承畴亲自审讯他。洪承畴本是明朝的三边总督,后在松山之战后降清,作为急先锋,南下江南。洪承畴见他是个少年,动了恻隐之心,有意保他一命,说:“这是个年幼无知的孩童,哪里懂造反,估计是被人蛊惑了。归顺大清吧,在我部下做官。”夏完淳故意问“你是何人”,当旁人告诉他这就是大名鼎鼎、威震四海的洪承畴时,夏完淳大声说:“洪承畴大人战死沙场,名垂千古,先帝亲自祭奠他,此人一定是假冒的!”洪承畴羞愧难当,挥手命人杀掉夏完淳。

当时,夏完淳的岳父钱栴也在现场,他也是一位正直的士大夫。生死关头,他面色如灰,垂头丧气。完淳回头,笑着对他说:“当日,您、子龙先生和我一起歃血,现在我们慷慨同死,一起去见陈先生,不也是大丈夫吗?”

钱栴点点头,于是二人一起被杀。

这是他对岳父说的最后一句话。写到这里,忽然想起夏完淳初见岳父说的第一句话,那时,他还是个九岁的孩子。他问钱栴:“时局如此,不知您在研读何书?究心何事?”钱栴大吃一惊,不知如何回答,只好说:“是和令尊大人一样啊。”

夏完淳在最后的日子里,写下一些与这个世界告别的文字。比如那首告别故乡的《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他爱故乡,却至死不忘复仇,即使魂魄归乡,也要带领大明的军队收复江南。

他在狱中写给母亲的书信,则流露出更多的悲伤和无奈,更符合他的年龄。他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他想到自己死后,母亲和家人寄人篱下,无以为生,不禁怆然。然而,他咬咬牙,说:“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允彝)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他告诉母亲,不要悲伤,二十年之后,他将和父亲一起,继续北伐,最后,他回忆自己短暂的一生,说:“噩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他也写了一封寄给妻子的信,虽然八岁便与这个叫钱秦篆的女孩订婚,却只陪她过了三个月的婚姻生活,便投身沙场。写这封信的时候,一贯坚强的他,情绪几乎失控:“肝肠寸寸断,执笔辛酸,对纸泪滴;欲画则一字俱无,欲言则万般难吐。吾死矣,吾死矣!方寸已乱。平生为他人指画了了,今日为夫人一思究竟,便如乱丝积麻。身后之事,一听裁断,我不能道一语也。停笔欲绝。吾累汝,吾误汝,复何言哉!”他像一个孩子一样,喃喃自语“吾死矣,吾死矣!方寸已乱”,作为一个丈夫,他只能用“吾累汝,吾误汝,复何言哉”来表达自己的歉意。

这是个有血有肉的夏完淳。

他本来可以从一个神童,成长为一个风度翩翩的江南才子,像唐伯虎一样遨游山水、诗酒生涯,也可能高中进士,像他的父亲一样,做一名优秀的朝廷官吏。

然而,这个匆忙的乱世,没有给他太多的时间和空间。

其实,陈子龙、夏完淳不仅是为明朝殉难,更是为自己心中的志向、坚守的文化殉难。

这个倔强而深情的少年,是松江之上、东海之畔的一只鸟——精卫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