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滩边稻花香(2)

沈括回到寓所寝食难安,为什么?他深知宋神宗虽软弱无能,但生性多疑,他老是告诫使臣要谨言慎行,如果宋神宗知道自己收了辽国五十金,回去自己必死无疑。

数日后,面色阴郁的沈括向辽道宗辞行。说此次会谈毫无结果,欲请朝中再派重臣,与之协商。辽道宗对沈括这样生性耿直的人也厌烦透了,慨然应许。他也希望宋朝派一个软弱的大臣来参加谈判,好从中获利。

得到辽皇帝的允许后,沈括一行离开辽都,缓缓南行。可一路上沈括他们并没有闲着,边走边观察,边观察边购买,渡过辽河的时候,他们已买了五辆奚人制造的战车,车上装满了人参、鹿茸、海东青等塞外珍稀特产。沈括用辽国人给的钱购买战车,是想献给军队,让他们参照仿制,用于作战。

就在沈括他们这支队伍刚过了辽河,一些女真人铁骑从草原深处飞驰而来。沈括在随从们的掩护下,驾驶着马车向南方疾驰狂奔。可没走多远,他们就被女真人的铁骑追上,只见寒光一闪,车夫应声倒于马下。沈括长叹:“我命没有丧在辽国人之手,死在你们这帮无名小辈的刀下,可叹!”说完抱起车上一个长方形的木盒,就要往车下摔,可没等木盒落地,就被对方劫去。文官出身的沈括,对于这帮凶悍的劫匪无计可施,只好等死。可这帮劫匪并没有多杀人,把那五辆车和货物劫走后,扬长而去。

沈括望着劫匪们远去的背影,仰天长叹,掩面而涕。手下人劝说道:“大人,财物乃身外之物,可从长计议,命能尚保,实乃可幸之事。”谁知沈括更加悲伤:“尔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木盒才是要命的东西。”原来这些天沈括并没有闲着,他在自己的寓所中,把包裹里的泥土和稻谷以及造车剩下的锯末,用水和匀,把自己沿途所见的边境山川地形造成一个立体地图,准备献给神宗。沈括在南方时,曾用贵州的米、油和蜡制作过立体地图,深得皇帝的赞赏。而在这北寒之地,没有这些东西,只能就地取材了。本以为这些东西可挽回北宋的被动局面,没想到却被劫匪劫去。如果这些东西辗转落到辽国人之手,他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沈括几次要自尽,均被手下人拦下。

意外的收获

事实比沈括预想的更为糟糕,这些劫匪就是辽道宗所派,他岂能让沈括得逞,于是派人把东西劫下。没想到的是,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辽道宗看着眼前这个边境山川的立体地图,大喜,立刻准备春天过后,膘肥马壮之时,入侵北宋。

初夏之时,辽道宗准备大举进攻北宋。突然有人来报说,那个立体地图瘫成了一堆烂泥,山川地貌,一切都不复存在。辽道宗大呼上当。原来沈括用泥土做这些地图时,是在冬天,泥水很快被冻住,天气变暖,泥土就会软化下来。辽道宗盛怒之下,命人把这堆用泥土做的地图扔进辽河。这时,又有人来报,这段时期北宋的边境早已加强了防守。辽国人作战讲究突袭,宋军虽然在正面战场无法与辽军抗衡,但论起防守来,还是非常讲究策略的,而且此次防御的主将正是沈括。

辽道宗不听大臣的劝阻,发动了进攻,双方在雁门关外辽河边进行了一场厮杀。十万人血洒辽河岸边,染红了辽河水。双方都没有取胜,于是各自退守原来的边境。

其实沈括做的那个立体地图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是,掩盖他对南北争议地界的沿途山川地貌以及风土人情的考察和记录,而这才是宋神宗派沈括使辽的真正原因。

那些被辽道宗扔到河里的稻谷,随着辽河水一路南下,淤积到辽河口的泥土中,逐渐生根发芽,长出了水稻。这些在南方被认为劣质的水稻种子,在这里寻找到适合的环境、气候和水源,长得异常茁壮,而且品质优良。当地百姓发现之后,立刻开始种植。辽河口边上的盘锦稻米,随着岁月的推移,逐渐被人们接受和认可。直至今日,人们都知道这里的水稻如果用辽河地表水灌溉,其质最为优良,用地下水灌溉就次之。

君王之间的争斗,意外地为百姓获得了实惠,而且这个实惠一传就是近千年。有人说辽河岸边的红海滩,是被那些将士的鲜血和灵魂染红的。他们厌倦战争,渴望和平,所以常年留守在红海滩边,守望着千亩的稻花香。后人写诗赞道:“辽河源头腥风起,稻花香里蟹儿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