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赏识厚道人

乾隆皇帝非常宠爱的香妃病逝之后,他终日郁郁寡欢。这天,乾隆睹物思人,悲从中来,便换上便装,手拿折扇,来到皇宫外的西清古鉴馆看字画。

按大清律,阴历八月十三日是入闱乡试之日,馆里的人都赴考去了,整个古鉴馆空荡荡的。乾隆在楼内走了一圈未见一人,触景生情又想起了香妃,不由叹道:“真是人去楼空啊……”话未落音,一个身材矮小的中年汉子不知从哪里走了出来,对乾隆一揖说:“这位先生是来看字画的吧?馆里的人都去乡试了,照顾不周,请多原谅。”说罢,请乾隆坐在一个凳子上。

乾隆坐下笑问:“请问先生贵姓?别人都去乡试了,你怎么在这里?”那人答:“在下习庭栋,是馆里的缮写员,亲戚是这里的管事浦笑非,是他引荐我来这谋一份差事的。我肩负内廷的传写之事,不敢擅自离开,耽误了乡试。”

乾隆闻言,心想此人忠于职守,比手下那些阳奉阴违的官员,不知要强多少倍!乾隆有心用他,便让习庭栋拿出过去缮写的文稿来。乾隆见他字写得方正有神,其中有一首诗写得空灵香艳,不由开口吟道:“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这首诗正是乾隆此时的心情写照,他沉吟半晌问道:“你这诗可是为红颜知己所作?”

习庭栋红着脸说:“老哥,不瞒你说,这首诗乃是在下为哀悼扬州一风尘女子而作,我年轻时曾和她相好一场,不料前年她竟香消玉殒,舍我而去,想来真令人心伤!”说着说着,竟眼眶湿润了。

此话勾起乾隆百结愁肠,不由握住习庭栋的手说:“你如此坦诚多情,不知可否将此诗赠我,我回去将它镌刻在一女子的墓碑上。”习庭栋说:“既然先生见爱,拿去就是。”乾隆连声道谢,小心地将诗稿揣进袖筒里。

二人又闲聊一阵,乾隆突然说:“如今虽已交秋,但仍暑热难当,热河有座避暑山庄,我想请你陪我去避避暑气,不知可有雅兴?”习庭栋听后连连把头摇:“那避暑山庄,乃是皇帝住的地方,我们如何去得?”乾隆得意道:“当今皇上爱民如子,我们去看看也无妨!”习庭栋说:“兄长,你听说过一首民谣吗?”“什么民谣?”习庭栋凑到乾隆耳边小声说:“皇帝山庄真避暑,百姓仍在热河中。”

乾隆平日听惯了阿谀奉承,今日听了这不顺耳的话立时沉下了脸,心中极为不快。可转念一想,此人乃至诚君子,说话直来直去,口没遮拦,况且他也不知道自己就是皇帝。想到此,乾隆的脸色由阴转晴,又与习庭栋天南地北地闲聊了起来。

这时,几名皇帝内侍见乾隆爷不知去向,急得四处寻找。他们来到古鉴馆,一见乾隆皇帝在这儿,立即上前跪倒请安。习庭栋一看,顿时想起自己刚才出言不逊,吓得“扑通”跪倒在地,连连叩头道:“小民不知皇上大驾光临,言语冒犯,请皇上恕罪!”乾隆笑道:“不知者不为罪,你平身吧。”乾隆在内侍的簇拥下走出去,嘴里不觉自言自语道:“好一个实话实说的忠厚人……”

翌日早朝,乾隆便宣召西清古鉴馆的浦笑非上殿,乾隆说:“你的亲戚习庭栋,篆隶俱佳,人也忠厚,昨天未能赴试,殊为可惜。朕特赐他为举人,派往沔阳任州官,嘱他勿负朕恩!”浦笑非忙叩头谢恩。

习庭栋做了沔阳州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官清正廉明,给老百姓办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事,深受百姓爱戴,人称“习青天”。

数年过去,奸臣和珅过生日,别的官员都忙着给他送礼祝寿,生怕巴结不上,独有习庭栋没送礼,不理会他。和珅对习庭栋极其不满,便无中生有在乾隆面前弹劾他,说习庭栋巧言令色,贪赃枉法。

乾隆对和珅十分宠信,对他言听计从,和珅自以为这一本参上去,非摘了习庭栋的顶戴花翎不可。谁知乾隆看了奏本后,竟大笑道:“习庭栋是个忠厚人,他什么事得罪了你?他不善奉迎,为人朕深知。你不要诬陷好人。所参不准!”说罢将他的奏本掷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