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以后,她依靠纺纱养蚕,维持着生计,同时悉心培育着儿子近仙。她的家中,摆了个祭坛,一有空,她就面对祭坛焚香诵经,心中念念不忘竹雪师太的恩情。
那个近仙也真叫有出息,聪明异常,十二三岁就考上了秀才。在二十岁那年,近仙参加乡试,居然一举考中了举人。
那时候中了举人可是天大的喜事,用现在的话来说,将彻底改变人生,一是有了入朝为官的资格,二是可以再上贡院参加考试,如果再中了那就是贡生,而贡生,就有资格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到那个时候,就能与康熙近距离接触,也就有了报仇雪恨的机会。
朱红玉在打着自己的算盘,当地官府也在为本地出了个举人而深感荣耀。按照惯例,嘉兴知府带着近仙高中举人的榜文,亲自坐轿送上门来。
消息传遍了当地,乡民纷纷赶来看热闹。
当天晚上,朱红玉第一次把自己的身世,来龙去脉详详细细地与儿子说了个一清二楚,她希望儿子继续发奋读书,争取获得参加殿试的机会,从而一报血海深仇。
就在她与儿子交谈时,突然,一大队官兵包围了她的家,高喊着捉拿钦犯,为首的官兵闯进家里,把她母子二人一并捆了个结结实实,直送嘉兴府衙。
三、
原来,今天嘉兴知府亲自送榜过来,只感觉这举人的母亲很特别,听她操着一口北方口音,完全不是当地人。再仔细看看总感觉有点面熟,但实在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回到府衙后,他冥思苦想,突然想起二十年前曾经有张抓捕钦犯的布告,他找出那张布告,仔细一看上面的画像,想想那举人母亲的模样,越看越像那布告上的人,他不由得激动万分,他想要真是那钦犯,现在被他抓住了,可是大功一件,他一定会因此飞黄腾达。于是,他马上派兵包围了朱红玉家,把红玉母子捉拿到了府衙。
当晚,嘉兴知府对新任举人近仙不敢妄加用刑,只能先关押进牢,然后对朱红玉进行了审讯。可怜红玉被各种大刑折磨得死去活来,遍体鳞伤,最后实在忍受不住,终于供出了实情。
嘉兴知府高兴得手舞足蹈,第二天一早,就将文案宗卷快马报给了浙江巡抚。
很快,浙江巡抚下令要他亲自押着朱红玉母子二人送到浙江衙门。
嘉兴知府深知自己立下了大功,马上押着朱红玉母子赶了过去。
不想,浙江巡抚在审讯了朱红玉母子后,不由恼羞成怒,他把嘉兴知府招进了大堂,还没等他弄清是怎么回事,巡抚早让手下摘去了他的顶戴花翎,一顿乱棍打翻在地。
原来,也活该嘉兴知府倒霉。这个浙江巡抚,祖上曾是明朝的旧臣,他与朱三太子素有往来并交好甚深,当初他听到朱三太子被杀,很是惋惜,后来又听到朱三太子的女儿逃出了宫,他一直心存牵挂。现在嘉兴知府居然捉住了旧友的女儿,他岂能无动于衷?
所以,等他理清了缘由后,以滥用私刑草菅人命为由,先当堂对嘉兴知府一顿毒打,然后逼他写下呈供。
后来,浙江巡抚以铁板钉钉的当堂呈供报请刑部大堂,可怜这立功心切的嘉兴知府,最后落了个革职查办的结局。
朱红玉母子回到海宁的家,红玉因为经受的大刑伤势过重,不久就离开了人世。临死,朱红玉希望儿子别忘了复仇。但儿子告诉母亲,不论怎么说,康熙就是他的爷爷,他一个读书人,不能做这种忤逆之事,再说,照这样冤冤相报将永无止境,永远不是个头。他将用另外的方法,来报答母亲和为了他们而惨遭横祸的竹雪师太。
浙江巡抚有心举荐近仙入朝为官,想不到被他一口回绝了。不久,海宁当地传出一个新闻,举人老爷居然出家当了和尚。他四处化缘,经过三年多时间,他终于在现在的科同村里,建起了一座三进三殿的寺庙。
那天全部竣工后,近仙让人抬出他早已写就的一个匾额,让众人挂到了寺庙的正山门上。等众人挂好落定,一看,惊呆了,为啥?因为上面写着三个大字:竹雪庵。
明明是寺庙,怎么写成了庵?所有人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其实,只有近仙心里清楚,他这是为了纪念为他们母子而死去的竹雪师太,也以此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但是,这个内情,他是不可能向任何人说的。
后来,他又为竹雪师太塑了金身,供奉在大雄宝殿内。再后来,因为近仙身为举人,自然极为重文,所以他招进竹雪庵来的僧人,在他的带领下,个个都有较好的文采。这些僧人,除了拜佛诵经,他们与其他寺庙不同的是,还为当地百姓传授识文断字的文化知识,这竹雪庵,成了当地人接受文化教育的一个场所。
令人可惜的是,这个为当地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只有和尚没有尼姑的竹雪庵,不知是什么原因,最后竟然消失在时代的变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