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分遗产的老太守

明朝永乐年间,有一个叫倪守谦的人,此人曾任顺天府太守多年,家累千金,良田美宅,吃喝不愁。倪老太守的妻子陈氏早年亡故,为了唯一的宝贝儿子倪善继免遭继母的虐待,倪守谦一直未娶。一天,60岁的倪老太守路过一集镇时,看见一年轻女子跪倒在地,面前一白布上写着:老父暴病而死,家里没钱安葬,现卖身葬父。倪守谦一看,随手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银票说:“姑娘,这张银票可换100两,拿去葬父后再嫁个好人家吧。”可那女子收了银票后,死活央求要给倪守谦为奴3年,倪老太守只好收留了那女子。

这名叫梅花的女子,对救命恩人倪守谦照顾得无微不至。一年后,倪老太守娶梅花为妻,3年后,梅花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倪善述。这一下,儿子善继两口子很不高兴。一天,倪老太守从外面一进门,只见妻子梅花嘴角流着血,原来是儿子善继和儿媳找借口打了她。倪老太守顿时用扁担追打善继,可一不小心却绊倒中了风。不几日,倪老太守自知病重,他叫来所有的亲朋立了一张字据:家中所有的好良田、新房宅归长子善继所有,只给了梅花母子58亩劣次农田,破小屋一间,请众人作证。众亲朋好友私下窃窃议论,说倪老太守财产分割不公。一个多月后,倪老太守去了另一个世界。临死之前,倪老太守把梅花单独叫到床前,流着泪道:“我对不起你们母子,我也是没有办法呀。”边说边将一幅行乐图交给了梅花,让其悄悄收藏,并一再叮嘱梅花,一定要等到善述长到16岁后,逢贤明官员,拿此图去诉讼,到时保你母子终身无虞。

一转眼,小善述已长到16岁,这天,他对妈妈说:“我和哥哥同为父亲所生,为啥分家贫富不匀,是不是这字据不是父亲所写,我到官府告哥哥去。”梅花抱住善述说:“确实是你父亲亲笔所写,当时还有众人在场作证,只是还有一幅行乐图,是你父亲临死前亲手交给我的。”梅花将倪老太守临死前的话语说了一遍。随即,梅花从衣柜里拿出了那幅用布包着好几层、自己从未打开过的行乐图,展开一看,画的却只是倪老太守的坐像,只见他怀抱婴儿,手指地下。梅花母子不得其解,这时,善述说道:“妈,我听说最近新来了个知县,此人为官清廉,甚是英明。”母子两人立即拿着那幅行乐图来到县衙击鼓鸣冤。

知县腾大尹大人是个清官,他听了梅花母子的叙述后,叫梅花母子先回家,他好好琢磨一下,可几日来,他都没有找到答案。这天,腾知县又在琢磨,丫鬟给他端茶时,不慎将茶水洒落在那幅行乐图上,丫鬟吓得连忙将那幅图拿去外面晾晒。忽然,丫鬟喊道:“老爷,这图上咋这么多字?”这幅图近几日搅得腾县令睡不着觉,丫鬟从腾县令夫人口中得知了此事,今日忽然有字,丫鬟哪有不惊奇的。腾县令立即跑了出来,只见那幅图在阳光下露出了很多字,竟是倪老太守的遗书:“老夫官居五马,寿近七旬;死在旦夕,亦无所恨。但孽子善述,方年周岁余,急未成立。长子善继素缺孝友,日后恐生歹念,新置房宅及一切田产授以继。惟左偏旧破小屋,可分与述。此屋虽小,但室中左壁……”

腾县令看完,当即通知在善继家中断案。到善继家,他吩咐善继叫来所有族辈及众亲朋好友。随后一拍惊堂木道:“既然倪老太守亲笔所写,我深信不疑。今天本官来,主要是将倪老太守的那份字据重新审理一下,下面请善继听审,本官问你,倪老太守的这份字据中将破小屋分给你弟善述,你有意见吗?”善继一听,心想,这县令是不是有病,这么破的小屋白送给都不要,还明知故问什么,但他嘴上不敢说,忙答道:“回大人,一切遵父亲亲笔字据中所说,没有意见。”腾县令又问:“今天我遵照你父亲遗愿,将破小屋判给善述,也就是说,屋中所有东西都归善述,你永不反悔吗?假若这破小屋中有其他物品,你会怎样?”善继眨了一下眼睛,回过头跟老婆耳语了几句后,说:“决不反悔,那间破小屋就是有金银财宝无数,我也无悔意,请大人和族辈、众亲朋作证。”

“那好,请你俩来签字画押。”腾县令手拿善继两口子画了押的那份法律文书后,捋着胡须一拍惊堂木道:“来人哪,准备铁锹,挖开小屋左壁,有五坛纹银五千两。”众人惊讶,不一会儿,果真挖出五坛五千两纹银。腾县令又喊道:“右壁还有五坛,亦是五千两,还有一坛金子。”待11坛金银全部挖出后,不仅善继两口子目瞪口呆,而且在场众人也是瞪大了眼睛。这时,腾县令从怀中拿出了那幅行乐图,展开说道:“这是倪老太守临死前的遗书。”腾县令边说边将倪老太守的两份亲笔遗书放在一起,其笔墨一模一样,他又一拍惊堂木对众人道:“先辈的遗愿不可违,违者定不饶。”随后,腾县令当众将那幅行乐图朗读了一遍:“……此屋虽小,室中左壁埋银五千,作五坛;右壁埋银五千,金一千,作六坛,可以准田园之额。后有贤明有司主断者,述儿奉酬白金三百两。”朗读完后,腾县令将那幅行乐图交给了梅花母子,并说道:“倪老太守给我的白金三百两我就不要了,但倪老太守的遗愿你们一定要牢记,别忘记了他的苦心。”

在这幅行乐图的背面,倪老太守这样写道:“述儿,只因善继妒忌不良,如果此时你俩平分家财,恐善继谋害你们母子……你兄善继从小享乐其中,不尽孝道,父悔也。让你16岁后再取这些金银,是让吾儿从小经受苦难,知其之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