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的牛皮口袋(2)

两个人平静下来后,小姐说:“既然上天安排你我重逢,那我们就结为夫妻吧。”于是两个人跪在地上,苍天为证,潍河为媒,插草为香,拜过天地,结成夫妻。当他们手拉手要离开的时候,回头看到那躺在地上的牛皮袋子。曲阳说,是这条牛皮袋让我们重逢,带上它一起走吧。咱们现在身无分文,有了它既可以当被,又可以当床,就把它当作我们的新房吧。

曲阳把牛皮袋提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里面还有东西。他撑开袋口,看到袋子里有两个包裹。一个包裹里是一百两银子,另一个包裹里是李家的祖传秘方。百合忍不住哭了。她知道,这是娘的馈赠,有了这些东西,他们就有了活路。

为了离家乡远一点儿,两人沿河岸一直走了几个月。

这一天来到一个繁华市镇,只见行人摩肩接踵,房屋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真是一番好景象,一定能找到一条活路的。两人停了下来,用花剩下的银子租了三间门面房,又进了很多药材。百合出身中医世家,从小耳濡目染,跟父亲学了不少医术;曲阳在药店当学徒,早把进货买卖那些本事学了一身。加上包裹里的祖传秘方,小夫妻行医卖药,生意很快就有了起色。

几年后,已经是这个镇最大的中医堂药房,并且生下一双儿女。夫妻俩乐善好施,广结人缘,在当地颇有名望。

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百合也越来越挂念父母,想回去看看,又怕父亲仍然不肯原谅自己。他们决定等孩子再大一些,一家人再回家乡,也许看在外孙的份上,倔强的老头会接纳自己的女儿女婿。

这一天中午,有人来到百合家,说街心有个老妇人眼看就饿死了,百合大善人肯不肯施舍一口棺材?

百合赶紧放下生意,来到街心,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躺在路边,已经奄奄一息。百合蹲下去一搭老妇人的脉,感觉脉息细弱,一副垂死之象。正在此时,老妇人突然睁开眼看着百合,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百合觉得这妇人有些面熟,仔细一看,不禁惊呆了,这竟然是自己的母亲刘氏。她猛地扑了上去,喊了一声娘,抱住娘亲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说:“娘,你怎么来了?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见到女儿,刘氏狂喜之下,有了点儿精神,挣扎着说:“快,你爹在镇外破庙里,不知道这会儿还有没有气……”

百合求近处的店家给妈妈喂点儿热汤水吃,自己一口气跑到破庙,推门进去,看到了须发皆白的父亲,正躺在地上倒气,不由得百感交集……

当初,李通恨女儿做下伤风败俗的事,恨不得一把将女儿掐死。可女儿真的没了,他的痛苦一点不比老伴儿少。女儿在,他的日子过得有盼头;女儿不在了,他还有什么指望?精神时常恍惚,也无心打理药店,经常出错。有一次,他给人家拿错了药,病人竟然药物中毒死了。那家人是当地的豪强大族,不依不饶,把他告上了县衙,为打官司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官府又趁机盘剥,为了救命最后连房屋药房都卖掉了。从此再也没人找他治病求药,他和妻子穷困潦倒,一无所有,终于在一次酒醉后说出了心里话:“悔不当初啊,要是闺女还在……唉,是我糊涂啊!”

刘氏这才把当初自己做的事儿和盘托出。然后,叹了口气说:“我也不知道女儿现在是死是活,如果老天放她一条生路,大概是在潍河两岸活命吧……”

在刘氏的劝说下,李通决定去寻找女儿。老两口沿着潍河两岸,一路乞讨,一路打听,却杳无音信,夫妻俩还同时染上了伤寒。

这一天,他们互相搀扶着来到这个市镇,再也走不动了,在破庙忍饥挨饿过了几天,李通渐渐不行了。刘氏挣扎着到市镇中心,想打听镇里有没有一个叫百合的女子,没等说清,就昏倒了……

一家人终于团聚了,经过女儿女婿的细心诊治,李通夫妻很快康复了,就此留在女儿家里一起生活。女儿感恩母亲,时时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对父亲却总是不无芥蒂。她不能彻底忘记父亲当年的绝情。还好曲阳对岳父十分恭顺,亲自动手给岳父母调理膳食,孩子们也围在老人左右姥爷姥姥地叫着,让李通多少有些安慰。

这一天,百合和刘氏清扫家务,看到那个牛皮袋,不由得百感交集。刘氏提到当年给女儿留的一百两银子,百合笑着说,祖传药方比银子珍贵多了,要不女儿哪有今天?也未必有机会和父母重逢了。

刘氏奇怪地说:“药方?什么药方?咱家的药方都是你爹亲自掌管,我哪里拿得到?”百合愣住了,这时一旁的李通才说,其实刘氏的一举一动,哪里能瞒过他的眼睛,是他偷偷在牛皮袋里装了药方,就是想为女儿多留一条生路。

百合如梦方醒,原来父亲还是爱自己的!不由跪在父亲的身前认错。从此,百合药房多了位德高望重的坐堂老先生,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