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花蜜桃(2)

赵勋就跟他吵起来。刘老实自知理亏,最后就提出了解决方案,赔他一倍的损失,谁知那赵勋竟是不允。两个人拉拉扯扯,就奔了县衙。

3、桃子是宝

两个人来到大堂上,惊动了知县吴维。

吴维越听越糊涂,也越听越吃惊。他想不到啊,刘老实家的69个桃子,竟能卖5两银子。更没想到,刘老实要赔赵勋10两银子,赵勋居然还不干。他家的桃子是金桃子啊,居然这么值钱!

他带着差役们来到刘老实家,看看树上,还有9个桃子,长得结结实实,晃悠树干都没掉。而窗台上摆着60个桃子,和树上的桃子也无二样。他从树上摘下一个桃子来尝了尝,又从窗台上拿起一个桃子尝了尝,也没吃出特别的感觉。他忽然回身命令差役:“把刘老实拉下去,重打50大板!”

刘老实吓得两腿一软,“咕咚”跪倒在地,连连磕头求饶。他可知道,这50大板下去,他就是不死也得丢半条命啊。他一边磕头一边叫冤:“大老爷,我们只是因为买卖桃子发生一点纠纷,你怎么就判我这么重啊?”

吴维冷冷地道:“你一个穷困百姓,仅靠几亩薄地维持生计,没有挨饿已是万幸,又哪里拿得出10两银子?我看你是非抢即盗,故而打你。你还有什么不服吗?”

刘老实一听,忙着说出了实情。吴维听了,更是心惊。他粗略一算,刘老实那些桃子,已经卖了30多两银子。他不信啊,刘老实还真从家里拿出了30多两白花花的银子。吴维仔细打量着树上那几个桃子,也看不出端倪。他转而对赵勋说,你把事情说清楚,我才给你做主;不然,就让刘老实按市场价赔你的损失。

赵勋看瞒不过去了,只好说,京城里有个雕花名家,名叫秦昕,最擅长在桃核上雕琢。去年,他雕琢的核舟被皇上当作国礼送给了波斯国王,他更是名声大噪。后来听说,他雕花所用的桃核,就是从刘老实家买去的。赵勋预料到,刘老实家的桃核也必会声名鹊起,价值连城。于是他急忙赶来,定下了所有的桃子。却不想,刘老实见财起意,竟给他耍出这等龌龊的诡计来。

吴维淡然一笑,心中已有了主意。他马上判道:“刘老实见钱眼开,背信弃义,所赚不义之财,不能全归己有,应与赵勋平分。赵勋未能把实情相告,也有欠缺之处,况且那些桃子已经被人买走,不能追回,所提要求已然无法实现,那9个桃子归你,再和刘老实平分所得,也是有赚不赔,不枉你这趟买卖了。”

两个人都说好,忙着谢恩。

吴维带着差役们打道回府了。

4、结局

刘老实和赵勋平分了银子,赵勋带着十几两银子和那9个桃子走了。刘老实叹了阵子气,转念一想,这也是财主家的收成了,不觉高兴起来,仰头看着老桃树,心里感激老爹给自己留下了这么个宝贝。

他老婆在一边说:“真没想到,这桃核竟是宝贝。只怕邻居们听了,要嫉妒死了。”刘老实心下一抖,忽然想到,这事儿很快就会传出去,不消半天的工夫,整个县的人都会知道他家有这么棵金疙瘩树了,还会有那居心叵测之人会来打这棵树的主意。他忙着说道:“咱得赶快想办法,保护好这棵树,别让人偷走咱的宝贝。”

他老婆也反应过来,忙着说,是啊,是啊。

两个人一合计,还是先垒起高墙大院的好。刘老实也有了银子,马上买砖买木请人,很快就盖起了高大的房屋院墙,还养了两条大狗,生人别想进来,心里这才算踏实下来。

转眼过了一年,又快到了桃子成熟的季节。这天,村里又来了一个外乡人,一进村就打听刘老实家的住处,就有人指点给他。来到刘老实家门外,那人就呆了一呆,但还是上前敲了门。刘老实开门一看,不认识这人,就问他找谁。那人说,他走路走得又渴又饿,看到他家的桃子快熟了,想寻个桃子吃。

刘老实“哈哈”笑道:“我家的桃子是金疙瘩,自己都舍不得吃,怎么会给你呢?快到别家看看去吧!”那人微叹了口气,就走了。

怪的是,直到桃子都熟透了落到地上摔烂了,也没人找刘老实买桃子。刘老实出门去迎人,正巧见到了赵勋,忙着问赵勋是怎么回事。赵勋这才说,前些日子,秦昕出来找料,本来是先去的刘老实家,谁知刘老实没让他吃桃子。他也看到墙里的桃树窝风,桃子长得很差,个子小了,桃核也不会大,而且质地也不会太好,就没再坚持买他家的桃子。有几家人看他走得又累又热,就主动送他桃子吃,他都会买他们的桃核,说那样的桃核才会有灵气,雕出来的花儿才会更美。赵勋他们几个买卖人,就跟着他走。他说哪家的好,他们就订哪家的货。

刘老实一时愣在那里。他现在才想起来,怪不得看那人眼熟呢,原来早就见过。那时,他还小呢。有一天,那人晕倒在篱笆门外,老爹把他扶进来,给他吃了好几个桃子,还给他请来郎中诊治,精心地照顾他,直到他彻底康复了,才送他出门。

他这才明白,桃树还是那棵桃树,没有任何变化,但变的,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