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核桃(2)

丛兴心怀忐忑地等待着。

童祥霖是大官儿,一早就要到紫禁城里去上朝了,然后才会回到衙门里,那时,丛兴才好去找他。还没见大官们下朝,锦衣卫却先来了,上来就问丛兴,是否从童府里拿走了几个桃子?丛兴哪敢隐瞒,忙着点头应了。锦衣卫又问他,桃子里有什么。丛兴只好说,有金豆子。锦衣卫就跟着他回了家,取走了那些金豆子,又给他录了供词,让他签字画押。

晌午,丛兴就听说,卢大人因贿赂朝臣被抓进了诏狱。他不禁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真没想到,童祥霖居然是个铁面无私的主儿,亏得自己没去敲诈他,不然,也该倒霉了。

丛兴琢磨着心事往家走,过了街角儿,不小心跟人撞了个满怀。抬头一看,两个人不约而同地笑了。原来,认识啊。那位,乃是润秋阁的阁主宋碑。宋先生专工微雕,特别是他的核雕,乃京城一绝,无人能及。丛兴任职工部,参建许多宫城园囿,自然和建筑、雕刻、绘画分不开,他也喜欢这个,就时常到润秋阁里看看,一来二去,两个人就熟了。在这里遇到,丛兴很是奇怪,问道:“宋阁主,你来此做甚?”

宋碑道:“我来收桃核。”

丛兴更奇怪了:“你不去乡下的桃园收,怎么倒跑到我们的街巷上来收了?这里哪有桃树?”

宋碑就跟他讲,这事儿好蹊跷啊。他做的是核雕,对桃核的要求很高,一个是桃核要大,再有就是坚硬。他遍找京城附近,最后选中了城西温泉苗家的桃核。特别是他家有一棵桃王,据说已有百年了,结出的桃子个儿大,桃核也大,坚硬不说,而且色泽温润,雕出来更是好看。他就跟苗家定下了这些桃子,都给他留着,他高价买走。苗家就让那些桃子熟透了掉下来,取了桃核给他留着。这又到了桃子成熟的时节,他赶到苗家的桃园去看桃子,却见树上空空,竟连一个桃子都没有了。他奇怪地问苗家是怎么回事,苗家人无可奈何地告诉他,那些桃子都被一位名叫竺青的大官儿买走了。他百般解释,可竺青非要买,他哪惹得起官家啊,只好把桃子卖了。

宋碑赶回城里,打听到竺青家的住处,又花了几分银子,跟竺家的佣人说上了话,打听到那些桃子被竺青买来送给了童祥霖。他万般无奈,只好到童家来收买桃核。

好在宋碑倒也有些名头,五娘也喜欢他的核雕,就尽量把那些桃核寻来,给了他。宋碑收了这些桃核,正要回家呢。听他这么一讲,丛兴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宽慰道:“收回来就好了。”两个人又说了几句闲话,宋碑就告辞走了。

丛兴回到家,只见雅芝正焦灼地来回走着,见到他,就一把抓住他的胳膊,焦急地说:“你可回来了!”丛兴忙着问道:“怎么啦?”雅芝道:“你知道润秋阁吧?他家正高价收买苗家老桃核,一两银子一个。咱家有八个,能换八两银子,顶你两个月的俸禄呢。”

丛兴惊得瞠目结舌:“我没听岔吧?一个桃核一两银子!”

雅芝点点头说,确实没听岔。下午,她到童家去跟五娘唠家常,正赶上宋碑来收桃核,一两银子一个,她才想起五娘曾送给她好几个桃子呢,赶紧回家找。吃过了桃子,桃核当然是扔掉了,她费了半天劲儿,才从垃圾堆里找回来,又洗净了,谁知赶到童家时,得知宋碑已走了。天已渐渐黑了,她一个女人家,毕竟不好出门,就急等着丛兴回来呢。

丛兴拿着桃核就奔向了润秋阁。

润秋阁乃是宋碑自家开的,店面并不大,前店后厂。现在天黑了,店面已经上了板儿,但大门却虚掩着。丛兴推门进来,却见堂屋里人影晃动,有两个人正在喝酒说话。再一听说话的声音,丛兴不觉一呆。一个是宋碑,另一个却是竺青。就听竺青说道:“兄弟你干得漂亮啊。这百十两银子,他算是收下了。只要他收了银子,下面的事就好办了。兄弟,谢谢你,想出这么绝妙的主意。”宋碑道:“谢什么,咱兄弟还用客气。你吃肉,我跟着喝汤嘛。”

丛兴忽然明白了。原来,这送桃买核,却又是他们使出的一计,那是把银子巧妙地送给了童祥霖。童祥霖如此聪明,又怎么会看不出来?收下了银子,那就得替人家办事了。丛兴无声地叹了口气,蹑手蹑脚地退了出来。

丛兴冷眼看着。但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事儿似乎就没了下文。竺青仍在他的位子上呆着,并未提拔。童祥霖也跟以前一样,每日里忙忙碌碌的。但丛兴知道,这些都是表面现象。

这天,雅芝忽然跟他说,童大人要请他们吃饭。丛兴喜出望外,他口袋里没银子,只好买了几样小点心,作为礼物,黄昏时分,就赶到了童府。

一进童府,丛兴就感觉出不对劲儿来了,因为童家已经收拾利落了,显然是要搬走的意思。他问童祥霖:“大人,您这是要换个大宅子吗?”童祥霖摇了摇头说:“我要致仕,皇上已经恩准了,明日就要走了。五娘跟贵夫人很合得来,故而请你们来吃顿饭,就算作别吧。”

丛兴不觉一惊:“大人,您干得顺风顺水,怎么就致仕了呢?”

童祥霖却摆了摆手,说哪里是顺风顺水,而是举步维艰啊。朝廷里的官员,只想着巴结上司往上爬,然后就利用手中的权力搜刮民脂民膏啊。他一向是清白的,可架不住被人整日算计着呀。前几天,竺青使绝计给他送了百十两银子。他虽看破了,但却没凭没证,治不了竺青的罪,只好把银子退给了宋碑。他越想越后怕,哪天不小心中了计,被那帮贪官拉下水,一旦东窗事发,名节事小,性命事大呀!整天提心吊胆,让他苦不堪言,他就想着不当官了,致仕回乡。

丛兴忍不住一阵唏嘘。

童祥霖凑近了他的耳朵,小声说道:“若想在朝中混下去,就得让人知道你只吃不离核的桃。”丛兴一愣:“为啥?”童祥霖诡秘地说:“那桃子不离核,掰不开,他们不好往里面夹带私货。少防了一样,就能让你的心稍稍宽一点儿啊。”丛兴还没接话,童祥霖又自顾自地说,只因为他曾经从一个桃子里吃出过虫子,以后就只吃离核桃了,掰开了才好看有没有虫子啊。谁知,就是这么一点儿癖好,竟生出许多故事来。

童祥霖临走时,向朝廷推荐了丛兴。丛兴很快就被提拔为郎中。郎中能决定一些事了,那可是肥差啊,方方面面的人就盯上了,想尽办法要跟他扯上关系。丛兴给吓得提心吊胆,寝食难安,一年后,也致仕了。离开京城的那天,他站在官道上大喊:“老子就爱吃离核桃──”

众人纷纷侧目而视,像看怪物一样看着他,都以为他脑子有毛病呢。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终于说出了一句真心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