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猜疑,其实一个“猜”字就说明了问题。只是,人们要追问的是,为什么总有人毫无根据地怀疑别人?
《吕氏春秋》中的“疑人偷斧”,形象地解释了什么叫猜疑。如果“邻之子”暂时被猜疑“偷斧”,还算不得什么大盗巨贼的话,那么,假如被猜疑者背负的是不堪重负的罪名,那就非常人所能承受得了。
早年,朱元璋交了一位和尚朋友,关系十分密切。朱元璋当皇上后,时常邀请其入宫吃喝玩乐。有一天,知恩图报的和尚写了一首诗颂扬皇上,首句是“金盘合苏来殊域”。朱元璋看后勃然大怒,立即将其斩首。
陪同的大臣惊诧万分,也不敢问缘由。过了很久,他们才回过神来。原来,诗中用了“殊”字。“殊”是由“歹”和“朱”二字组成,朱元璋认为是在骂他,这样的身边人,岂能容留?
朱元璋这是受了猜疑的蛊惑和役使。刚登上皇位,不免疑心颇重,不管和尚是不是真的这么想,杀了总归可以一了百了。只是,和尚可能至死也不明白自己究竟犯下了什么死罪。猜疑带来的祸害,从中可见一斑。
无端地猜疑一个人,对人既不厚道也不负责。不无端猜疑他人,理应成为道德底线。怀疑是人们的一种思维,正确的运用方式,不应是猜疑,而应是质疑。
质疑,即“提出疑问以求解答”的举动,往往是建立在有一定依据的基础上的。从要达到的目的看,猜疑只是为了迎合自己泄私愤、图报复的偏执欲,质疑则是为了求得事实真相,还能帮助养成实事求是的品性、精益求精的精神。
司马迁写《史记》时,听说秦国为了打败魏国,引黄河水灌进魏国的首都大梁,淹死了许多人。对于这一传说,司马迁不禁暗暗质疑:这可能吗?为了记述的真实性,他到实地考察,沿着城垣查看,弯腰细辨,发现墙角确实有水流过的痕迹。
即便如此,他仍不肯轻易落笔,又去访问老年人,搜集关于当年魏国人与洪水搏斗的传说。从城里到城外,找了不少老人,听了不少故事,对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最后确认了秦国放水淹大梁的事实。司马迁其言其行,诠释了他的质疑精神。
质疑的过程,是用新眼光观察问题、从新角度提出问题、用新思路分析问题、用新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激发和培养自我创新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只是,质疑能力的培养,有时还有待于包容性环境的营造。否则,见质疑而扣帽子、抓辫子、打棍子,那质疑能力就会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麦肯锡公司有这样一条铁律:你有反对的责任。当听到不同意见时,回应有三个准则:一是感谢人家;二是重复别人的意见,让对方感受到尊重;三是你如果不认同对方的反对意见,不必争论,说一句“我会认真考虑,感谢你的意见,我会再想一想”。
引导员工勇于质疑,善意回应质疑,这样的环境里,合理的质疑声、反对声才会有存在的空间,不仅个人有所成长,事业也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