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欢并不认为自己已经获得了很大成功,尽管三十出头,早在广州扎根,但她依旧会留意各类信息,丈夫依旧会兢兢业业工作,他们见惯了太多有钱人没有把持住人生,最后一败涂地的境况。“因为穷过,我会懂得特别珍惜拥有的一切。所谓时势造英雄,我们不过正好搭上了楼市的好机遇。”而这,恰恰是迎欢实现财务自由的关键。
我在分析班上学生的职业构成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所有进入机关、事业单位或金融机构的学生都害怕复杂的人际关系,害怕拼命喝酒的应酬,害怕工作业绩不取决于个人努力,而是由背景的大小、关系的深浅决定。对出生农村,尤其父母是农民的孩子而言,这种人际交往,更让他们无所适从。国伟之所以离开银行,最大的原因,是难以忍受“天天喝、天天醉,睡醒第二天再喝”的生活。海燕进入清远农信社后,也是“因为性格耿直和朴实,不喜欢应酬,不喜欢陪领导喝酒,不习惯说漂亮话,也学不会职场的圆滑世故、左右逢源”,最后不得不选择后台的运营主管,负责内部风险防控,不用参与太多的对外营销。但对经商家庭出生的柳鸿而言,并没有这方面的障碍,在小姨的调教下,她早早见过职场的真相,早就将应酬当作职场的常态,并能及时将这种交际的技巧,转化为工作的资源,并助她迅速立足社会。
从出生而言,迎欢和柳鸿的原生家庭,并不处于社会的顶层,但不能否认,良好的家境给她们提供了积极的支撑。迎欢小时候,有机会跟随父母在深圳获得更多见识;柳鸿的家人对她的有意栽培,和关键时刻通过人脉给她提供的机会,毫无疑问都成为她们走向社会的基本现实和起点。无论如何,在三十出头的年龄,通过买房或者经商,迎欢和柳鸿,都已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并彻底在广州立足。这个目标,对062111班不少同学而言,难以想象,也无法企及。
杨胜轩毕业后的境况,和迎欢、柳鸿构成了鲜明对比。
胜轩是班上少有的广州籍学生之一。2006年,胜轩考上了广东F学院。“在大学前,我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我出生工薪阶层,没有培训班,没有夏令营。我上课时非常专注,导致我没有兴趣爱好。我的状况代表了60%——70%学生的状况。”在我当班主任的2006级中文班中,胜轩是12个男生中最安静的一个,也是最省心的一个,他带着厂区孩子的温厚、本分,从来没有多说过一句话。父母双方的下岗经历,以及父母下岗后为了生存所遭遇的艰辛,在他的性格中打下了很深的烙印。父母被单位和过往岁月抛弃所致的失败感,在胜轩毕业八年后,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一个班主任的身份,从他的职业经历中,分毫不差地丈量出来。
胜轩毕业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他将这种后果,归结到大学期间缺乏职业规划。他曾应聘过一些单位,诸如粮油集团、地产广告公司,“都不是一些好的选择”。一个远房的姐夫,见胜轩始终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将他带进了一家网络公司。说是网络公司,其实是一家规模很小的淘宝网店。和他聊起这段经历,他反复提到两句:“真的太痛苦了,真的太不爽了。”胜轩的工作非常杂乱,“又要做图片,又要做运营,还要打包发货”,夹在两头受气。公司待遇低(干了四年,到离职时,月薪仅仅两千多元),人际关系复杂,更让他无法忍受的,是强势领导对他的压制。尽管如此,他还是坚持了几年,一方面,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合适做什么,另一方面,他也希望通过这份工作,真正学点东西。直到一家街道办招聘,他才下定决心辞职,“从下决心,到考试,到入职新单位,一个星期”。就这样,他获得了第二份工作,一直到今天。
在进入街道办目睹层级之间看得见的差距后,胜轩的目标,是考公务员,进入体制最为稳定的行列。胜轩没能一次成功。他花很多精力研究公务员考试的题型,研究事业单位招考的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尽管名次逐年提高,但报考的人数涨幅更大,但他还是对考试的突围心存幻想:“事业单位的截止期限是35岁,35岁之前,我每年都会参加考试。”
胜轩考公务员的经历,让我突然明白一个事实:在校的大学生为什么会将考公务员视为比考大学更为重要的事情,为什么考公务员会演变为愈来愈烈的角逐。062111班学生毕业多年的实践,不过从侧面印证了这点。对他们而言,公务员考试相比别的选择,意味着相对公平的竞争,也负载了对稳定的期待。那些顺利考上公务员的学生,往往比自主择业的孩子,内心更为宁静。对普通家庭的大学生而言,公务员不见得是最好的职业选择,但却是最能告慰父母的艰辛付出、最能兑现一纸文凭价值的途径。更重要的是,这条路能否走通,往往成为判定这个群体是否存在上升空间的隐秘标尺。不能否认,中国基层单位的面貌,正由这个群体决定,二本院校学生的归宿,与此构成了隐秘呼应。今天,当确定性越来越匮乏,稳定生活越来越成为奢望,我目睹更多年轻学生早已将考公务员作为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念想。我知道,对062111班的孩子而言,在各种职业的裂口中,考公务员的可能,也算得上时代悄然给他们撕开的一道光,只不过,这道光,暂时还没有照到胜轩身上。
综观这个时代可以发现,近十年内,顺着潮流,买房是个体获得巨额财富的捷径。如果信奉劳动的价值,在房价相对平稳的时机,不愿加杠杆、不愿欠债,错过一步,可能就步步皆错。说到底,胜轩和迎欢都是努力的个体,都来自普通的家庭,两者的差距,不过在特定时期,是否拿得出一个首付。对胜轩而言,错过买房的最佳时期,在热闹繁华的广州,他此后的生活,将不得不为别人眼中的基本生存条件苦苦挣扎。在小小的062111班,仅仅八年时间,从同一时刻出发,个体命运的差异已显露无遗,群体分化的现实更是触目惊心。
相比更多孩子在时代夹缝中所享受的光芒,这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