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淮安,曾经是我的家,我在那里生活读书工作了30个春秋。虽然我离开古城淮安30年了,却时时魂牵梦绕。2021年10月,秋风送爽,因好友同学盛情相邀,我再次回到故乡淮安,故地重游。踏上故乡的土地,浓浓的乡情,熟悉的土地,亲切的乡音,质朴的民风深深地打动着我。
年来,淮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宽敞的马路、林立的高楼、繁华的街市令人目不暇接,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从城市到乡村,到处呈现出新姿、新貌、新风采,淮安的城市变大变美了,道路变宽变畅了,农村脱贫奔小康了。
第二天上午,在好友同学的陪同下,我驱车来到了淮安朱桥镇。朱桥曾经是父亲工作过的地方,那里记录着父亲远去的足迹和挥洒过的汗水,也有父亲奉献过的青春年华。记得我上小学时,有一年暑假,父亲带我去朱桥体验过几天生活,亲眼目睹了父亲当年在那里艰苦的工作环境与清贫的生活。车行半个小时,我就来到了朱桥镇党委政府办公院内,举目四望,院内绿树成荫,房屋整齐划一,工作秩序井然,和当年父亲在那里时的办公条件和环境不可同日而语。
父亲在世时曾经跟我讲过他曾在朱桥经历过的一场“风雨”,我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1965年,父亲从淮安县委办公室秘书岗位,走上了朱桥人民公社党委书记的领导岗位,成为当时淮安县最年轻的党委书记。朱桥人民公社距离县城三十多里,当时有三万多人口。1966年,父亲上任后的第二年,“风雨”开始了,一夜之间,父亲成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成为朱桥公社“最大的走资派”,颈上挂着牌子,头上戴着高帽子,又是批斗,又是游街。不久,造反派内部又分裂为两派,一派主张要批,一派主张要保,愈演愈烈,摩擦不断。武斗一触即发的那天,父亲挺身而出做工作,见一派手持一顶大高帽,意欲强行戴在另一派造反组织领头人的头上,借此挑起事端进行武斗。父亲察其用意,面对此景,高声劝阻,出其不意地抢过那顶作为“导火线”的高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并且非常激动地说:“有理慢慢讲,有话好好说,高帽我来戴,要批就批我,要斗就斗我,要打就打我。”两派的造反组织,面对父亲如此姿态,如此劝解,顿时目瞪口呆,许多人被感动了,瞬间冷静下来,一场即将发生的武斗风波得以平息。父亲用戴着高帽做群众工作,化解了一次矛盾冲突,避免了一场武斗。这场“风雨”,既是对父亲从政能否知风识雨的一次考验,也成为父亲人生旅途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斗转星移,几十年的岁月过去了,虽然这是一件尘封多年的往事,但父亲处理突发事件时那勇敢坚定的胆魄与担当精神,深深地教育并影响着我,也成为父亲留给我的宝贵精神财富之一。
每次回到故乡,都有新的变化,也有新的感受,我为故乡的发展变化感到自豪,更为故乡美好的明天深深地祝福!
故乡永远是我难以忘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