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结束后的第二天早晨,我乘车准备返回老家。
我从学校对面的站台登上BRT,逃离这个城乡接合部,足足摇摆了近一个小时,才来到了位于城市最北端的长途汽车站。买完票,爬上车,我已有些疲惫,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愉悦的心情。因为两个小时之后,我将回到我熟悉的县城,见到我亲爱的外婆,度过对于一个高三学生来说久盼的两天假期。
由于是早班车,车上加上司机也不过十来个人,但我仍然选择坐在最后一排。我也忘了为什么,从小学五年级第一次独自回老家,我就一直执着于这个车厢的角落。可能从那时起,我就朦胧地意识到,人总要独自面对一个人的旅程。而我一个人占据着一方角落,拥有一扇车窗,无人高声攀谈,独自默默发呆。
车窗外的风景急掠而过。透过国道两旁的树林,隐约看到远处的民房纵横交错。我第一次乘车时看到的就是这些,无任何变化。而每次回家的路上,我都会陷入一种巨大的迷惘之中:这么多年的时光是否真的存在过?是否一直有一个我在这车上受着颠簸?在这颠簸的八年之后,我是否还是原来的我?脑子里突然闪过欧阳修的两句诗:“尔来不觉三十年,岁月才如熟羊胛。”岁月啊,真的是匆匆流逝而又了无痕迹。我就这么胡思乱想着,不觉车已到站。
我什么行李都没带。车刚停,我就跑到前门跳下,竟比那些坐在前排的人还要快。当我双脚落地的一刹那,一种熟悉的感觉从我的记忆深处苏醒,那是一种久违的归属感。我熟悉这个地方的每一个角落。
我一路小跑到了外婆家。途中遇到几个熟人,他们笑着比画着我的身高,说你不能再长了呀,再高就找不到男朋友了。我冲几个长辈尴尬地笑笑,然后接着跑,心里有一种回家的渴望,跑起来就格外带劲。
推开门,我闻到了熟悉的香味,外婆做了我最爱吃的包子。我洗了手,急急地吃了一个,是我喜欢的馅儿。之后,我又坐下来陪外婆包另一锅包子。做这些事的时候,我的心情特别平顺,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在老家,时光突然就慢了下来,我很快融入了外婆的生活节奏。没有网也不看电视,在城市中难以忍受的事到这儿都变得习以为常。我花大把的时间发呆或与外婆闲聊,一起喝一种草茶,特别苦,苦到最后也没有回甘,但我却喜欢喝。晚上10点睡觉,早上8点起床。哦,我还特别喜欢坐在后院晒太阳。坐在小板凳上,阳光并不太暖,但很明亮。脚边盘着一只老猫,它依偎在我的脚旁。我仿佛可以这样一直坐到时间的尽头。
尽管很喜欢这样的慢生活,但我还是得离开了。当外婆问起我成绩的时候,我才突然惊醒——桃源不能久居,我还有很多事要面对,比如高考,比如没带回来的作业,以及错了五道选择题的语文试卷。
第二天在回学校的车上,我想起了张晓风的《武陵人》。武陵人离开桃源时这么说:“武陵不是天国,在武陵的痛苦中,我会想起天国。但在桃源,我只会遗忘,因为那里的幸福取消了我思索的权利。”下车时,我在羽绒服的口袋里摸到了外婆送行时塞进来的包子。这是外婆在我临走前蒸的,温热浓香,这是老家的温度,老家的味道。
如果不能长留桃源,心中长存桃源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