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不悔,三十而立。
在三十岁的时候,有一份得心应手的工作,一个踏实稳定的家庭,大抵是不难做到的。我们一直有一种时间节点式的使命感,紧迫催促我们上学、工作、结婚、生子,若是能随着规划踏入稳妥的中年倒是无可非议,奇怪的是有些人没有经历过二十岁的冲动折腾和跌跌撞撞,将生活的节点当成了阶段任务的终点,譬如考上大学就不再专于学业,找了工作便放弃个人成长,慎重权衡其实是为了一次选择便一劳永逸,万事开头难,开了头最好能一劳永逸。
在一劳永逸这个问题上,我遇到过许多质疑。这倒是有些误会,毕竟到目前为止我的生活也在稳定至上的圈子里,它为我带来不算富足的经济独立和没有后顾之忧的精神轻松。在个人和社会的双向选择中,我们并不能随心所欲选择自己的社会分工,所以在生活方式上也自然有所妥协。但是在稳定生活中生出的一劳永逸,不是知足,而是对改变和新鲜厌烦抗拒的停滞状态。
成家立业是无可非议的,但力求不变的思维方式,却对稳固生活没有积极作用。我更希望人生是一篇常年更新的小说,在主体架构外还有惊喜不断的番外,而不是一张高考的作文答题纸,确定了命题就按三段法铺开,凑够了八百字便彻底松了一口气。固定的思维方式让我们一味地为了篇幅而拼凑,将自我认同简单地等同于卷面分数,万事都想按照提前准备好的模板套入,也就失去了进行主动选择的能力,最后只能小心翼翼地讨好生活。
思维方式的闭塞确实和外界环境有一定关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兴起了这样的风气,遇到挫折总是先从原生家庭找根源,继而再搜索一下有没有八竿子能打得着的童年阴影。确实部分父母在孩子习惯养成阶段会灌输一种“一时努力可以换取一生轻松”的思想,甚至连培养兴趣都是一劳永逸,小时候被逼着学了钢琴过了十级,不但用在了考学加分,而且因为方便,规定好这是一辈子的兴趣。心理学领域很多能让人打起精神的理论,偏偏选了这一条,猜测也是因为谁都没办法去十几年之前找补回来,这责任顺手一推,自己就能躺平变成了受害者。身边的孩子一天三个兴趣班,大人却三年都没学会一样新东西,别再把锅都甩给原生家庭了,既然埋怨过了,就不要再让自己重蹈覆辙。
抛开物质不谈,原生家庭能提供的最大财富,应该是勇于接受和适应改变的能力,这种能力让你在荫功福泽时能突破局限更进一步,也能让你在一朝落魄后仍坚持自我静待时机。
当然,在思维模式既定的前提下,每个人仍有自己舒适的生活方式,那么必然也有不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人群。在充斥着无数选择机会的现在,专注如一确实是更为珍贵的。最近反复被提起的“工匠精神”,不只是一句鞭策,更是对精神独立的呼吁。但“工匠精神”在某些诡辩中成了懒惰的挡箭牌,而他们对“工匠精神”最大的赞扬就是看了公众号推送的文章,深表同感并顺便在朋友圈转发。
为什么我们总想一劳永逸,在固执地不愿接受新事物的同时,偏偏还不付出精力将自己的事情做到极致。
我想,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在“假性成长”。以前我们提到早熟,大多是经历了太多生活的磨难,而现在亲身经历不再是必要条件,这是一个“攻略时代”,看了几部言情小说就精通套路,读了几篇职场快餐就如虎添翼,碎片信息让人误以为自己收获颇丰,仿佛所有问题都能在网上找到通关秘籍,每一篇都满是技巧和手腕,却极少有人提醒我们,个人成长是一件最需要真诚的事情。
我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再提“成长”这个词,是因为在某一次聊天中当我表达了一成不变的环境禁锢自我成长这个观点时,被对方耻笑,这个年纪还在继续用这个词是否太过幼稚和矫情。自此困扰疑惑:“成长”为何对一些成年人是一个不屑的词语,不断自省以提升的人反而被看作没有脱离尿不湿的幼童,而争先恐后“把头发梳成大人模样”的伪装却好像更加世故成熟。后来逐渐想通,如果你遇到这样一个人,他最近读完的一本书还是高中语文作业的规定书目,最新学会的技能还是入职伊始的复印机操作,最独立的时间是在大学四年的学生宿舍中,最近使用的社交礼仪还是幼年的要懂礼貌,那么你在他面前是不能提起成长和改变的,也许于你只是生活的日常,于他却是必须不断隐藏粉饰的自尊。
想要一劳永逸的人善于发现规律,因为他们要强迫自己整理出一条没有变数的道路。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在思考,思考是在有充分的积累后打破时间和空间,以创新性为目标的否定和探索过程,而不是回避不利、放大优势的垒砌围墙。如果既不想彻底脱离稳定的生活,也不想在一劳永逸中丢失自我,保持思考是唯一的方式。最起码还是要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这点念想就能成为吊着你和他人有所区别的一口仙气儿。
生活不需要时时刻刻都用力,读流文听音乐玩小游戏也都是乐趣,或者也能变成丰富生活的兴趣。是的,如果你的生活有专注的事情和成长的进度,这当然可以靠边站算是你闲来打发时间的消遣。可如果生活里,拿得出手的都是消遣,正经的事全靠吹牛,那还不如在游戏里多充点钱,做个不用深夜“爆肝”的玩家。
三十而立,不破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