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人,对墨香最敏感。
萧县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书画家、书画爱好者多,书画店也多。拜访书画家,老远就闻到了墨香味,边走边闻边说:“书画墨香的味道真浓啊!”一位书画朋友对我说:“要是离家出去几天回来,倒出点墨来,就觉得香气扑鼻了。”萧城里的书画店多,排在一条街上,门挨着门,每个门敞开着,都能闻到香。向店主们询问,那些字画都已装裱了,挂墙上了,怎么还能那么香?店主们说:“墨香不同于肉香、菜香、饭香,上了桌一会儿就没有了,墨香能久长。墨香味长,有天然因素,更是人文因素。无论多久远的字画,即使没有了墨香,人也能感受到墨香味。”每临王羲之的《兰亭序》,就像闻到了东晋时期的墨香。看到《富春山居图》在报纸上刊物上,也仿佛闻到了墨香。走进敦煌莫高窟,看到那些壁画,虽然墨香早尽,但还是觉得有。
我很不幸,祖上都不是书画家,家里更没有毛笔、墨汁,也就闻不到什么墨香了。直到上学了,买了一支毛笔、一瓶墨汁,跟着老师学写字。那时候光知道是写毛笔字,也不懂什么叫书法。涉足书画,同书画家成了朋友,又读了些书画之类的书,欣赏了一些书画作品,参观了一些书画展览,听到看到了不少书画事儿,闻到了不少墨香,于是跟着品味起书香来,有时还壮起胆子,班门弄斧地写一些对墨香的感悟。说实话,因为闻的墨香少,每每和书画家谈起书画理论、书画创作、书画欣赏来都有点提心吊胆,担心说了外行话。也是因为跟着学、听、看、悟多了,自我感觉品味墨香的能力提高了些。墨香的味道不是光来自墨汁,还有墨水、印刷厂用的油墨。不过,墨汁、墨水、油墨的味道可不一样了。写钢笔字用的墨水有色无味,写毛笔字用的墨汁色味俱全,印刷厂用的油墨不香,反而刺人鼻孔。不过,这三种“墨”一旦变成了文字,写成了文章,绘成了画作,便会散发出一样的墨香。
自从有了钢笔、圆珠笔,毛笔的用场就少了。自从有了打字机,也很少用笔书写了。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之一,汉字产生至今,每个时期都会造出许多新字。我翻阅了一些资料,清代《康熙字典》收了47000多字;1915年,欧阳博存等编撰的《中华大字典》收了48000多字;1959年,日本诸桥辙次编撰的《大汉和辞典》收字49964个;1971年,张其昀主编的《中文大辞典》有49888字;当代的《汉语大字典》(2010年版)收字60370个;1994年,中华书局、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华字海》收字85568个;我国台湾地区编撰的《异体字字典》第五版,内容含正字与异体字,共106230字,是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如此多的汉字,实际日常使用的只有几千个,有人统计:大约1000个常用字能覆盖92%的字画资料,2000字可覆盖98%以上,3000字覆盖率则已达99%。
虽然不是书画家,却能生活在时时、处处都能闻到墨香的城市,这是我的幸运。尤其是在几乎“无笔记时代”,我更觉墨香的味道好闻,我要一直闻下去,不然,对不起造字的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