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子贡问孔子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答道:“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意思是,作为一个君子,要先把事情做好了,再说出来。同样的意思,孔子还有一句话:“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之所以要“缓缓言”,是因为古人说过“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动动舌头虽然容易,但要做到就难了。一旦话说出口,结果又做不到,这就让人很难堪了。中国人将诚信放在道德的首位,一旦一个人的信用破产,那比经济上破产还可怕。“缓缓言”,就是为了避免信用上的破产,想好了再说,做到了再说。反之,则如古人所言:“轻诺必寡信。”
《韩非子》里,有一个“曾子杀彘”的故事。母亲到集市上办事,孩子要跟母亲去,这很正常。但做母亲的却不该骗孩子,说:“孩子,你先回去,等我回来了杀猪给你吃。”母亲轻诺,结果想反悔,真的就成了“轻诺必寡信”。做父亲的不想让孩子的母亲在孩子面前信用破产,所以就咬着牙把猪杀了给孩子吃。曾子的挽救措施,固然值得赞叹。但是,换一个角度,假如做母亲的不轻易承诺,这头猪不就可以保全了吗?毕竟,为了一句话而杀掉一头正在生长的猪,这代价实在太大了。
所以我们有时不过脑子,贸然把话说出口了,其结果只会让自己骑虎难下。按照说出口的话,硬着头皮去做,结果代价太大,就像“曾子杀彘”一样;不做呢?信用破产,代价也很大。这时候,就真的会后悔自己怎么如此轻易就把话说出口了。
《世说新语》中,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华歆和王朗一道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后面的贼寇眼看要追上来了,王朗看形势不对,转而就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刚才我之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怎么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华歆和王朗的人格高下,判断分明。而区分其人格的,正是是否轻诺。王朗轻诺,结果在局面危急时却想反悔,犯了“轻诺寡信”的错误。华歆则完全不同。他不轻诺,是因为他意识到逃亡途中局面复杂,两个人逃就已经很吃力了,要是再带上一个人,会让大家都处于危险之中,所以当初他不接受第三个逃亡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的拒绝是理性的决定。而一旦人被带上船来了,就不能再考虑个人安危,而是要兑现承诺,维护他人的人身安全,这就是他拒绝王朗丢下搭船者的原因。华歆不轻诺,又用实际行动保障了他人的安全,所以华歆的人格是很高尚的。
生活中,那些说话轻飘飘的人,就像王朗一样,我们一定要对这样的人保持警惕。这样的人,多半是说过了就等于做过了,他的信用是很有问题的。倒是那些不轻易承诺的人,我们要敬重,因为他之所以不轻易承诺,是因为一旦他承诺了,就一定会做到,与这样的人交往,最安全,也最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