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与叉的历史

发明刀子的灵感被认为是源于燧石及黑曜石的碎片,其坚硬的质地及尖锐的边缘,可以切割蔬菜和肉类。不难想象先人会注意到这种尖锐物,比方说,可能有人赤脚走路被燧石割伤,便想到利用这种燧石。当燧石数量减少,先人便转而寻找其他的碎石。于是,史前人类越来越擅长找寻、制作及使用燧石刀,自然也开始寻找发展其他灵巧的器具。

随着火的发明,他们开始烹煮食物,但是切过的肉片不方便直接在火上加热,于是,他们开始使用树枝来串肉片,烤好后再用燧石切碎,以尖锐的树枝挑食肉片。今天使用的刀子就是从燧石及树枝的使用中得到灵感的。在撒克逊时代的英国,刀子是常人随身携带的工具,不过一般平民还是潇洒地徒手取食,比较有教养的人则开始养成使用刀子的习惯。在正式场合中,通常是把食物切好后摆在面包上,再用刀子取食送入口中,以保持双手干净。

我第一次只用刀子进食,是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一次餐会上。餐点很丰富,包括烤鸡、马铃薯、胡萝卜及蛋卷,但每个人只分到一张纸巾及一把刀。吃较硬的胡萝卜及马铃薯时还算容易,可用刀身切片,再以刀锋挑起送入口中。但是切鸡肉则难倒了我。我本来想用蛋卷来固定鸡肉,没想到肉很烂,一下就碎了,只好用手指取食,整晚我的手指都黏糊糊的。若是再多一把刀不是方便、文明得多了吗?

在中古时代,用两把刀进食是最讲究的餐桌礼仪。惯用右手者,左手持刀将食物固定,右手持刀切割食物,再用刀锋将食物送入口中。使用双刀是一大进步,用得好的人就像今天我们使用刀叉般自然。一刀固定,一刀切割,这样就可避免用手碰触食物。但锐利的刀通常不好握,当我们用两把刀切丁骨牛排时就知道了:固定牛排得花力气,手很容易酸,切牛排时,牛排又常滚动。因此,用手固定食物来切割还是很普遍的现象。

用刀的种种不便,促使叉子问世。最早的叉子只有两个尖齿,主要摆在厨房,以便切主食时固定食物,其功用和先前的刀子相同,但可防止肉类食物卷曲滚动。大约在7世纪的中古时代,贵族们才开始使用叉子,而到1100年时才传入意大利。一直到14世纪,叉子作为餐具的功能才比较明显。叉子用在一般餐桌上,是在1533年——意大利美第奇家族的凯瑟琳嫁给法国王储亨利二世时带过去的习惯。不过,在当时使用叉子被认为是种做作的行为,如果食物没叉好,中途掉落会遭嘲笑。

一直到17世纪叉子才出现在英国。英国人托马斯·柯亚特于1608年游览法国、意大利、瑞士、德国,3年后,将部分所见所闻记录于《雪泥鸿爪》一书,其中柯亚特对意大利之游有一段描述:“我在意大利的城镇观察到一种习惯,是其他国家或任何基督教国家所未见的。意大利人及境内的外国人用餐时使用一种叉子,用叉固定食物,用刀切肉送入口中,因为用手碰触食物是被禁止的,一旦违反会遭白眼或斥责。叉子的使用在意大利非常普遍,多为铁制或钢制,也有银制品,但只有贵族使用。叉子这玩意儿存在,是因为意大利人觉得并非所有人的手指都是干净的,无法忍受别人用手碰触食物。”

叉子在英国流行的速度很慢,因为一般人觉得是种矫饰。剧作家本·琼森在1616年的作品《魔鬼是头驴》中有一段令人发噱的文字:“叉子的使用是多么可笑,从意大利传入,想要借此节省餐巾。”不过,后来叉子渐渐受到重视,琼森在另一部作品中写道:“必须学习使用银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