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这样描写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花盛开,绚丽娇美,就像娇嗔美丽的姑娘。桃花在《诗经》里,弥漫仙风,仿佛精灵遍布山野,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伴随人间烟火,四处激荡。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道:“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公笔下的桃花,在纵横阡陌上,袅袅炊烟间,灼灼鲜艳,让人目不暇接。那桃花源,是梦想的芬芳家园,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
李白在《赠汪伦》中写道:“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人写得贴近地气,诗意流淌中,溢出了桃花美酒的人情芳香,散发着至真至诚的心灵感激。我们可以感知,在那依依送别中,清新淡然的山水气息,醇香浓郁的生活风情,皆在人性纯美的表达中得以升华。是呀,那是桃花般的美好情绪,也是桃花般的美好心愿。李白在《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中写道:“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在遥忆桃花旧地的云游中,“诗仙”写意出摇荡天月的生命景象,仿佛天宫星光的淡然缥缈,灵魂骚动的风姿绰约,让他与桃花天性相合,写出桃花般的诗情灵动,飘逸情怀。
杜甫在《绝句漫兴九首·其五》中写道:“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他对桃花是藐视的,那是在“肠断春江”的困境中看桃花,自然会写出失落感。可是从所描绘桃花流水的景象中可以看出,诗人灵魂里的桃花犹如春江波涌,那是自然的动态写真,不乏诗意的灵动之情,风光之秀,写得从容淡定,意境高远。
苏轼在《桃花》中写道:“争开不待叶,密缀欲无条。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诗人写出桃花动感中的静谧之美,那是桃花内蕴的美丽,是俗人目光所不能及,轻易不能看出的桃花气象。我品读时想,苏轼在隐喻中,感悟那惊鱼犹如桃花浮动的气息,也是桃花鲜活的灵魂写照。写得多好呀,那以动达静的诗意表达,生成美好的诗意境界。
相比而言,陆游在《泛舟观桃花》中的诗情显得轻松多了:“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诗人在泛舟观桃花的欣然中,表达出心灵的轻松快乐,写出春光明媚的美好心境。崔护在《题都城南庄》中写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人写得妙不可言,他把桃花描绘成鲜活的精灵,涌向我们心尖,那种惊艳的颤动之美是人面桃花的纯美风情,泰然天成,趣味横生。我想,他的“笑春风”,写出桃花灼灼其华的本真形象,比陆游的“答春风”多了些许诗意灵动的鲜活灿烂,也多了些许春风吹生的盎然春意。
有人说,桃花是仙女下凡,在古人笔下飘飘荡荡,在天地间饱含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美的时光风情;也有人说,在中国文化中,桃花如一个美丽精灵四处游荡,比如“桃园结义”“桃花源”等,数不胜数,让人心驰神往。是呀,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灼灼绽放,风光无限,那是春天盛开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