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本是善思存

一、引言

没有一个黎明不会到来,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抵达。取经团队历经14 年寒暑,经过5048 天(当然到九十八回还缺8 天,下一回第八十一难补齐),行程108000 里,领取经书35 部,总计5048 卷。

历史上玄奘法师去印度求经,历时17 年,带回佛经657 部。到了小说中,为什么变成了14 年呢?原来为合“一藏之数”,用5048 除以360,四舍五入约等于14。这“一藏之数”5048 从何而来?相传唐朝智升和尚编纂佛教文献 《开元释教录》 时,结成5048 卷,名曰《大藏经》,后几经流传,深入人心,佛教经典多以此数刊行,流传至今。

二、金玉诱惑何其多

小说原着开篇即云道教金顶大仙在灵山脚下玉真观接引取经人,引领去灵山之路,从名称上看有“金”有“玉”,还是对人间繁华“名利二字”“不过如此”的艺术影射,并传递世人,只有对金钱、财货做符号和虚名看待,才能不受束缚、真正自由,金顶大仙就是如此逍遥,“心中有江山的人岂能快意潇洒”(周杰伦《红尘客栈》中的歌词)。

此处有一个情节值得玩味,是借悟空之口说出。三藏肉眼凡胎,不识佛门圣地,更认不得金顶大仙。原着用一篇小赋为世人展现了佛地的威仪胜景,可能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唐长老竟忘记了俯身下拜,故引出了悟空的一段话:“行者曰:‘师父,你在那假境界(指假西天)、假佛像处,倒强要下拜;今日到了这真境界,真佛像处,倒还不下马,是怎的说?”(《西游记》第九十八回)后文接着说唐僧“慌得翻身跳下来”,反应如此真实。此处深意满满,流连忘境是一故,更有“假作真时真亦假”之意,世人不识虚妄表象,常以“感性直观”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尺,在感官王国、必然王国中往复辗转,自然容易被偏见、断见所迷惑或干扰,忘却、失却对于事物本质的把握和探究,在这里就被孙行者一语道破,真理面前常“失明”,矫揉造作竟喜听,呵呵!

接着说到了灵山脚下,第一项任务不是登山,而是净身,是接风洗尘,冲个热水澡,这叫“功满行完宜沐浴,炼驯本性合天真”。一身尘污俗垢,如何见佛祖?什么叫“炼驯本性”呢?通俗讲就是“心智成熟”“不见火就着”“不肆意妄为”,有底线、有节操、有分寸感了。原文诗云:“洗尘涤垢全无染,反本还原不坏身。”若能实现“百炼成钢”“返本还原”“不染尘垢”“不从俗”,不被“道德绑架”,不“随波逐流”,无欲则刚,自然“片叶不沾身”,为而不争,天下莫能与争,还怕什么荣辱升降?

三、投机取巧乃自缚

且说大仙要送师徒一程,指明灵山之路,悟空自称“不必你送,老孙认得路”。大仙回说:“你认得的是云路,圣僧还未登云路,当从本路而行。”这“云路”“本路”好比捷径和笨功夫,须知本路才是正路,世中有云:“这世上之路,岂不知所有的捷径都是弯路?”当本本分分、不投机取巧、不机关算尽地走该走的路,才能不作茧自缚、玩火自焚。

已上本路,却又上了“凌云渡”。这又是三藏法师的“一难”,因过独木桥不好走、不敢走,却又是灵魂飞升的“必经之路”,四人争论不休,悟空可过,其他人都忸怩不前,正是不同人对待事物、对待困难的不同态度。八戒要驾风过去,悟空点出“必须从此桥上走过,方可成佛”。可见,成长的路上,有些坎坷、风雨是必须经历,不可逾越的,所谓化险为夷,绝处逢生,祸患不是躲的,悟空的态度是迎难而上、积极面对,并且相信想方设法才是君子之行,才是寻求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的契机和力量。你看,争论、讨论的时间正好是伺机而动的时运,接引佛祖化身船夫开着无底船准时来接取经人了。真可谓:时也,命也。早一步,万丈深渊、得不偿失,晚一步擦肩而过、劳无所获。要惜时如金,才是顶级大仙,可不是么?

如此才接上接引佛祖的无底船,可见人生之路不可不渡,摆渡人的角色非常重要,有人推一把、拽一下、点一句、提一醒,或许迷津即成佛心,困难秒变轻舟,而这些伯乐、方法、途径乃至规则实不永恒存在,而是当即有效、过期作废,且不可作为救人救己的“万年船”,所以原着称“四众上岸回头,连无底船儿却不知去向”。因为真正的智慧是“无极之法”,是不被条条框框所系缚乃至刻舟求剑的,而是聚众理、应万物,无底船不存在,可能这种被称为智慧的东西也并不真实存在,就是本性使然,人生而有之的生理机能和思维特质吧!

这般说来,唐僧“看着无底船,吓得要择路而行”的举动,就充满了十足的禅意和针砭意味。那些人生中被人“点拨”却又“婉拒”的时刻,就是我们获得提升和启迪的时运、时机,但这往往与我们的主观意愿或现实境遇并不合拍,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定力、意志、阅历和生命体验来做“现实抉择”,去涤荡掉那些偶然的、特殊的、个别的心念和私欲。如果“择路而行”,就是错过的过;倘若慧眼识珠,就能更上层楼。这也教会了我们去珍惜、发现、感恩、留住那些“患难见真情”“日久见人心”的良师益友。

好在唐长老有悟空、悟能、悟净三位高徒为其保驾护航,在“空、能、净”的道路上时时自省,关键时刻还有众徒鞭策、搭救。心猿已熟,洞悉万物,原来悟空早看出是佛来接度,却不说破,拽唐僧上船。正如前文所述,用渡船来形容修行是佛教启迪人们思想境界提升的重要方法,一岸是俗岸,一岸是彼岸,六尘遮心是俗岸,明心见性到佛端。再换个角度说说“无底船”的用意,却又是“君子不器”的儒理,也是大度无度的禅思,佛教是儒家的补充,后文从佛祖与三藏的对话中补出“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放纵无忌之辈何耶!我今有经三藏,可以超脱苦恼”。后来,唐僧看到水上漂过一具“死尸”,佛门之地岂有“饿殍”?原来是唐僧的肉身号曰“臭皮囊”被冲走,古典文学专家梁归智先生解读说,这叫“旧我已死,新我方生,世界观改造成功,’转型完成也”。正合孔子那句“朝闻道,夕死可矣”。唐僧至此,“脱却胎胞骨肉身,相亲相爱是元神”,六根清净,心不染尘,通透无碍,思想通达,原文称曰:“此诚所谓广大智慧,登彼岸无极之法。”所以庄子点出:人生最高的境界,是不受任何束缚的精神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