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开工前两天,看着床头静静躺着的两本《红楼梦》,内心有种说不出的遗憾。这种遗憾源于没有在春节期间读完整个故事,而造成这个遗憾的,并非时间紧迫,而是我以为来日方长,每天读个两页就放下搞其他,拖到春节过了,书没读完,也带不走。
我忽然意识到,人生有时就跟读书一样,我会遗憾于临行前有读不完的故事,同样害怕在生命结束前有未了心愿。
2017年,我刚上高三那会儿就察觉到身体的怪异症状——全身刺痛。我瞒着家里人,自己悄悄在网上查原因,而网上各种夸大描述让我恐惧地误以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一边是窘迫的家境,一边是炼狱般的高三,双重重压下,我一度在情绪崩溃的悬崖边徘徊。
那天黄昏,教学楼的同学基本走光了。我望着抽屉里塞得满满的书,突然羡慕起可以把想读的书读完的人,因为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有那一天。终于在教室的灯重新亮起时,我想到四五十岁的父母,不可抑止地流泪。
后来我终究扛不住巨大压力,把身体状况告诉家人,他们带我去大医院检查,带我去看有名的老中医,抽血、吃药,一年多后,身体的刺痛感消失了。我回到熟悉的学校,付出比别人多一年的时间考取一所本科院校,读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日子在向着好的方向走。
大学四年,我常常马不停蹄地把所有要完成的任务提前搞定,仿佛行动晚了,就来不及了。有时也会随心所欲做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一个人顶着中午的太阳去湖边给新买的书拍照,会在晚上八九点,因某个念头,便执着地穿上拖鞋走七八分钟的路,去湖边看桐花是否如往常凋零。做完这些的时候,我便觉得心里少了些惦念,人生又圆满了些。
大学毕业后,工作赚钱成了我强烈的愿望。当领导问我对未来有什么规划时,我说:“赚钱攒钱啊!先把家里的债还了,然后赚一笔钱给父母,至少要让他们晚年无忧,再攒一笔钱给自己,将来去古镇游玩一次,这是我高中的愿望。”末了我又添了句,“现在努力去做这些,只是好怕带着遗憾走,因为觉得除了我,没人能帮我做好了……”
领导听后笑了笑,认为我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把人生想得太仓促狭窄,可她哪里知道,高三那年我在楼上思考了什么。在希望与绝望之间,我看着貌似读不完的书,意识到自己这么多年活得好糊涂。如果把人的一生视为一天,彼时我就是站在自以为的生命尽头领悟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徒劳地羡慕还有时间的人,痛苦于自己的心愿成了遗愿,而显然,如果真到了那一步,我的吁叹不过徒增悔意却无法改变一切。
我很庆幸,那天只是平凡生活中某一天的结束,不是我生命真正的结束,因为当我回头时,生命的时钟映着朝阳白色的光,时间八九点而已。
我将《红楼梦》放回旧书架,像多年前一样,庆幸书只是暂时读不完,不是永世读不完,这样想便也不难过了。
书读不完只是暂时的遗憾,而生活里有些遗憾却是长久的。让我们步履不停,奔赴前方,一路把想做的做完,如此,岁月的尽头又可少许多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