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宣布了一个发现:“经常出去看世界的孩子,长大以后成功的概率要比其他孩子高很多。”为什么这些孩子更容易成功?难道是因为眼界变宽了吗?其实,原因很简单:多数有机会出去看世界的孩子,家里更有钱。
是啊,家里钱多,孩子的起点不一样,做事情就没有顾虑、有助力。这就好比一个笑话:有个人特别能省钱,每个月省1000元存起来,一年之后买了北京的大房子。买到房子是因为这个人节约吗?不,是因为他爸爸给了他1000万元。
为什么经常去健身房的人较少患抑郁症?难道是因为身材好的人更受欢迎,从而降低了患抑郁症的风险吗?稍微想想,就不难知道其中的道理:一个人如果经常去健身房锻炼,他大概率更有空闲,不缺钱。如果你有一堆杂事要办,还想着赚钱养家,哪儿有闲情持续地锻炼?这样的人主观上有动力和活力,而且比较自律。他即便不去健身房,也不太容易患上抑郁症。
“孩子经常出去看世界提高了成功率”以及“经常去健身房的人不容易患抑郁症”,这类推论看似可笑,却映射出我们日常推论的基本逻辑缺陷。我们往往分析一些事实,归纳原因,然后快速得出一个看似有道理的结论。但是原因和结果,很可能并不相关。
多个原因共同起作用,才会导致某事发生。高质量的因果关系分析,必然结合更广泛的原因进行综合考量,而不是盯着单一原因得出可笑的结论。可是,我们容易只盯着并重点强调某个事实,或者将两个事情强行捆绑在一起,好像这样就找到了不一样的角度,有了不一样的洞察。
过度简化因果,有可能用结论“反推”事实。我们相信什么,就会强调什么,在叙述中,强化一部分,又忽略另一部分。我们随时都在根据观念挑选一些证据,通过错配因果论证一个道理。不摘下认知上的有色眼镜,收集的信息再多也没用。
比如,如果你相信“爱”,那别人的一切表达可能都会被简单归因于“爱”.你发现有人对你好,那就是因为对方爱你;如果发现有人对你不好,你也可能将其解释成爱。你爱他人,做了短期之内让他不舒服的事情,也是为了长期对他好。总之,一切都是因为“爱”.
有的男人找不到恋爱对象,经常将其归结为一些自以为是的原因:女人不喜欢我就是嫌我穷,或者嫌我长得难看。这种主观色彩很浓的推测,只是体现了这种人比较自卑而已。女人不一定在乎他穷,或者长相不好,只是他自己的认知自动放大了错觉,以为女人都这么想。要知道,很多比他难看、比他穷的人,都找到了恋爱对象。只盯着自己在意的一处,就会忽略对其他方面的改善。
多数人更喜欢活在肤浅的因果推论中。分析一件事,最容易落入的陷阱是“走过场”.我们刚出发就宣布:“我已经到达。”我们看到窗外的街道湿了,就说下雨了;看到一个人精神不振,就认为他是睡眠不足。所谓的“得出结论”,只不过是抓住了我们第一时间联想到的一种可能性,迫不及待地将它讲出来。
快速、简单推论的基础是感性,而非理性。在所谓的“后真相时代”,人们更重视“感觉上的真实”,而不是经过确认的“事实上的真实”.诉诸情感与个人信仰,往往比陈述客观事实更有影响力。随处可见的热门话题中,有很多还没有被验证就广为流传,激起人们的愤怒、兴奋、欢乐等各种情绪。等到我们想着分析事件,验证其真实性的时候,这件事情早就过时,没人关心了。在复杂的媒体时代,诉诸感性的简单思想不会让生活变得更简单。提倡“想法简单”的人更容易受到蛊惑,被信息碎片操控。
在“后真相时代”,我们如何洞察真相呢?哲学家把建立信念的过程比喻成“在海上修建木筏”.在波涛汹涌的海上修建木筏,我们要先站在第一块木板上修建第二块,然后才有后面的第三、第四、第五块木板。
第一块木板,就像我们的基本观念,它决定了我们认识的起点。每个人都要有洞察真相的能力,不然,第一块木板永远都是不稳固的。我们的思考意愿,又构建着我们的思想范围。懒得思考的人,思想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小。一旦抓住了一个让自己满意的解释,他们就满足于这个片面的解释。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真相很少纯粹,也绝不简单。”轻易得出结论,也许只是我们不愿知道更多而已。只有持续地追问,才有可能让我们接近真相。例如,一个人经常去不同的餐厅吃饭,是因为他喜欢外出就餐吗?
外出就餐并不代表这个人喜欢在餐厅吃饭。他去餐厅吃饭,有可能是出于工作需要,在餐厅请客应酬;有可能是工作过于枯燥,用外出就餐调节生活状态;还有可能是希望在家吃饭,但无法实现等。因此,想要聚焦于真相,就需要将人的很多行为以及背景信息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洞察意味着不满足于肤浅的解释,尽量考察信源的可信性以及所提供证据的真实性。反思我们顺理成章的想法,探索各种因素,而不是随意配置因果、感情用事,宣布貌似新奇,其实荒诞的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