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取名的智慧

我的父亲是一名乡村医生。说起父亲给我们兄妹六个取名字,曾经成为十里八村传颂的一段佳话。别人家孩子多,平庸的名字常让人对不上号,但只要是见了我们家兄妹几个,脱口便能一下子叫对名字。为什么?有特色呀!邻里说,特别的名字特别好记。

大哥出生于1959年的一个清晨,第一个男孩。于是,父亲给他取名“念早”,意思是纪念老大出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同时还有“发奋需趁早”的含义,希望这个儿子能给后面的弟弟妹妹们带个好头。

1963年,老二出生了,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接生婆说:“恭喜恭喜,一个茶壶嘴。”母亲高兴地笑了。父亲满心欢喜,随即说道:“又丁—我家又添了个男丁。”

邻里乡亲喜欢亲昵地叫大哥为“早子”,叫二哥为“阿丁”。如果是叫正名,他们会把两个字的音调拉得很长,表达出对这两个与众不同的名字的善意调侃。二哥听到有人这样叫他,就咯咯地笑个不停,露出两颗对称的虎牙。

后来母亲又生了一个男孩,邻居们都说我的父母有福气。可这次父亲看着这个男丁,高兴不起来,本来是想第三胎生个女孩的,可是现实却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父亲感叹:“情况真是千变万化啊!”于是,他给老三取名“化千”。

三哥自小聪明伶俐,吹拉弹唱样样都会。小伙伴们常常膜拜地来到我家院子,仰着头,托着腮,一副陶醉的模样,崇拜地望着三哥:“三哥,再来一曲。”三哥成了小伙伴们的偶像。父亲因此而感到欣慰。

姐姐,排行老四,叫“季方”。父亲希望女孩子从小就要守规矩,说是“无规矩不能成方圆”。“季”是“矩”的谐音。一个人从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扣正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以后的人生之路才不至于走许多的弯路。现在想来,姐姐长大后之所以能够出类拔萃,大概是父亲对她从小严格要求的结果。

我的名字多少有点儿书香气。母亲生我在初秋的一个晌午,当时的父亲正手执一本老旧泛黄的《诗经》,在津津有味地读着。读到“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此处时,只听哇的一声,一个女孩呱呱坠地了,父亲如梦初醒,连声说:“我家有女,名叫秋期。”

父亲呀,你可真会玩儿,母亲生我,你却躲在一旁看你的圣贤书。打记事儿后,我埋怨了父亲好长一段时间,故意与他作对,不好好学习。可是,后来才发现,原来怨恨一个人的同时,伤害最大的还是自己。等到发觉时,已经走错了很长一段路。

孩子多了,父母累得直不起腰来。在我妹妹出生后,赶上国家出台计划生育政策,父亲欢喜地给妹妹取名“育停”,意思是痛下决心,停止生育。妹妹长成少女,觉得“停”字俗气,就自己去派出所改为“育婷”。这个名字与长得娉娉婷婷的妹妹很相符,她是我们姐妹中出落得最好看的“家花”。

从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三男三女,六个孩子相继出生,父亲和母亲担负起了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农村大家庭的生活重担,而那段岁月是最难挨的。可父亲却慈祥和蔼,一副快乐的样子,对老人,对母亲,对孩子,都那般有爱心。

父亲给儿女们取名字,每一个都有特色,他并不认为儿女的名字仅仅只是个简单的符号,我们的名字里,不仅包含了时代的气息,同时还凝聚了他对孩子们的殷切期盼。我们兄弟姐妹六人,从自己的名字里,感悟出了父亲面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它潜移默化着我们的心灵,这种根植于内心深处的家风之种,在儿女们的身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每当我们面对生活的压力、人生的转折时,我们就会想起豁达的父亲,从而勇敢、洒脱地面对一切困难。

父亲教会我们,在平凡的世界里,也能拥有自己的那一片星空,那一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