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来生,我们不要再见面了……”看到这句话时,你难以想象这是一位14岁花季少女留给父母的诀别书。“14岁女生跳楼”的新闻在网上炸开了锅,让人痛心不已。
是怎样的经历,磨灭了她的希望?遗书中的这几句话,或许能给我们答案:“你们爱的不是我,是冲进班级前十的我,是排名年级前二十的我,是考到满分的我。”“我是带给你们荣誉的人,严格出孝子的代言人,在朋友面前攀比的工具。”“羞辱人最有效的方法先是让她穿着拖鞋站在屋外向人示众,再是每日每夜不停地尖声辱骂最难听的话。”“毁掉一个人很简单,只需要毁了她的童年。”父母的严苛与虚荣,最终压垮了这个14岁的女孩。
我不由得想起周国平的话:“家里的花自杀了,遗书写道:一生不愁吃穿,唯独缺少阳光和爱。”
几天前的一个深夜,家人睡去后,女孩静静地在房间整理好她所有的压岁钱,一共3万元,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书桌上;从学校借来未还的书,她一本本地写下明细,叮嘱父母替她归还;她想到年迈的奶奶,希望父母把奶奶接过来一起住;她还想到年幼的弟弟,祈求到:“请好好待我的弟弟吧,请收手这种伤害。”为了不让家成为凶宅,就连她离开的方式,也是带着体恤的。交代好一切,她踩在榻榻米床上,一跃而出……在榻榻米床上,她留下字条叮嘱:“榻榻米我用鞋踩过,用抹布擦干净。”多么细腻懂事的女孩,她对外界充满了爱,却无人看出她的无助与绝望。事后,有网友透露说:“父母根本没想到女孩会这样。”是啊,每次孩子出事,父母都感到愕然,这才是最可悲的地方。
我曾看过网友邓学长被妈妈逼疯的经历:小时候,她成绩不如身边的同龄孩子,妈妈便逼着她一定要超过其他人。尽管她在其他方面很优秀,妈妈却全都视而不见。她若在某一方面输给其他孩子,妈妈就会又打又骂:“为什么别人可以你就不行?”长大后,她仍逃脱不了这些,她的工作和感情生活也成了妈妈攀比的砝码。为了维持完美人设,妈妈常在外人面前对她嘘寒问暖,装出一副慈母的姿态。而她,却被逼着扮演一个全能孝女。久而久之,她越来越不爱说话,精神开始混乱,被诊断出患有抑郁症。可妈妈在得知她身患抑郁症后,说出的第一句话竟是:“你怎么这么玻璃心,为什么别人都没事,就你得了抑郁症!”家本应是温暖的港湾,却成了她的梦魇。邓学长一边承受着抑郁症的折磨,一边努力挣钱。最终,她把自己送进精神病院治疗,才如愿地逃离了枷锁。
瑞士心理学家米勒说:“一旦孩子被当成父母的私人财产,被父母利用以达到某种目的,一旦父母对他施以控制,他最基础的成长已经被粗暴地打断。”把孩子当成炫耀的工具,是对孩子人生的剥削。你所满意的人生,不是孩子期盼的人生;你所虚构的蓝图,不应该让孩子来买单。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憧憬。你可以引导,但不能霸占。真正的爱,不是压榨,不是剥削,更不是控制,而是尊重。
女孩的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揭穿了许多父母的伪装,她说:“坐在沙发上、躺在床上的人,永远有资格指着鼻子骂一个正在读书或者写功课的人。不为别的,就因为人家是长辈。”言语中充满无奈,也饱含鄙夷。生活中,这样的画面随处可见:父母躺着刷抖音、打游戏,却要求孩子看书、写作业;父母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却要求孩子早睡早起;父母工作摸鱼,生活躺平,却要求孩子努力学习,积极上进。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优秀的父母,从不做孩子的鞭策者,而是做孩子的引路人。人生路漫漫,你能鞭策他一时,无法鞭策他一世。不要把对人生的恐慌,堆砌到孩子身上,孩子需要的不是强压,而是指引。和孩子并肩前行,共同成长,才是为人父母顶级的智慧。
宫崎骏在《哈尔的移动城堡》中说:“爱,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学会用完美的眼光,欣赏那个并不完美的人。”这世间,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孩子。苛求孩子完美,只会将他愈推愈远。最终,让孩子在精神上疏远你,在生活中离开你。你对孩子有多温柔,孩子就有多爱自己;你给孩子多浓厚的爱,孩子就拥抱世界有多深。接纳孩子的平凡,无条件地爱孩子,是父母一生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