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地要用汗水浇

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发配黄州,住在城外,紧邻东坡,于是他决定在东坡上种庄稼,当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东坡是块坡地,苏轼辛勤劳作,侍候庄稼从不偷工减料,可是收成实在少得可怜。起初,苏轼怀疑是种子的原因,可是邻居刘二家也是同样的种子,收成却比自己的多了五成。

苏轼向刘二请教:“人们都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块地我平时也没少费心费力,浇水、施肥一样不少,可为什么就是歉收呢?”

刘二笑笑说:“先生有所不知,不是先生不勤快,而是这块坡地是块懒地。”

苏轼继续问:“为什么这么说呢?”

刘二解释道:“这块地,牛上不去,不好耕,因此不知荒了多少年。长期不长庄稼,地能不变懒吗?”

苏轼摸摸胡须,着急地问:“那有什么办法呢?”

刘二哈哈一笑,说:“过两天看我的。”

过了几天,苏轼看到坡地上有人,走近一看,是刘二在扶犁,他的两个儿子在拉犁。斜坡上耕地格外吃力,他们都汗流浃背,看来已经干了很长时间,“汗滴禾下土”,那些硬硬的土全被翻松了。

刘二对苏轼说:“先生,以后收成要是不好,找我刘二。”

果然,到秋天时,坡地也丰收了。苏轼端着自酿的酒去感谢刘二,情不自禁地感叹:“懒地要用汗水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