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不必拥挤

“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我却始终不能有姓名……”

十六岁的我没有听过完整的歌曲,却也知道这句歌词。因为初中时被无形排挤的经历给我留下了痛苦的烙印,所以我一直对三个人的友谊有着深深的恐惧,疑心自己会沦为友谊中的牺牲品。

刚入高中时,我满心相信网络上说的能在军训中交友的言辞,却携带着孤独和疲惫迎来了军训的结束。我早就发现,班上许多同学因为就读同一所初中等原因快速地成为朋友,比如小程和小郑。

于是,在选择朋友时,我就谨慎地避开了小程和小郑。我想,不曾接近,自然也不会受到伤害。

我开始出现在好几个女同学身边,我以为自己是灵活跳跃的袋鼠,却在夜里发现自己其实是《疯狂动物城》里笨拙的树懒。如果我不主动上前,热络地加入她们的话题,就只能孤单地待在自己的世界里。可是,我也害怕干扰了别人。

我渐渐学会了一种方法:在上课铃响后,我马上如离弦的箭一般冲出教室,在教学楼到学校正门的坡道上不停地加快速度,一路奔到在校门口等我的妈妈旁边。我熟练运用这个方法后没多久,小程、小郑和我三个人“狭路相逢”了。

和我妈妈站在一起等孩子放学的两个家长,正是小程的爸爸和小郑的爸爸。坐在妈妈的电动车上,闯入耳里的除了呼啸的风声,还有妈妈对小程与小郑的介绍。原来,小程和小郑是小学同学和初中同桌,小程的妈妈和小郑的爸妈都是老师,而小程的爸爸和我妈妈是同事。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害怕孤独的我厚着脸皮加入了小程和小郑的“放学二人组”。随着时间流逝,我们混合成了一个崭新的“放学三人组”。我胡思乱想过,我是不是又成为多余的那个。但是小程和小郑总是对我保持一种包容的态度。

每次我试探性地跑到小程和小郑身边,她们都会挽住我,三个人一起保持着默契的步调。她们会跟我解释正在聊的话题,或者换一个大家都熟悉的话题。

我们发现了许多共同的话题,每一个发现都让我们像探险者挖到宝藏一样惊喜。我喜欢看一本杂志,邮政短信通知杂志到时,我会兴高采烈地跑到快递站取杂志。而小程和小郑也是这本杂志的忠实爱好者,我们一起讨论作者和喜欢的篇目,交流这个杂志品牌下衍生出的各种书籍,用各自模糊的记忆一点一点拼凑出完整的故事

学校门口的奶茶店堪比常青树,这里栽一棵,那里栽一棵,比起其他一年一换甚至一年两换的店铺来说,可谓屹立不倒。其中一家奶茶店的珍珠的口感很特别,小程带我去买过,我予以肯定,并将我们两个买的不同口味的奶茶分享给小郑。

升入高二,我选择了文科,而小程和小郑选择了理科,并在机缘巧合之下又成为同班同学。听到这个消息,我不免失笑,她们两个真是太有缘分了。除了惊喜,我没有其他消极的情绪,比如害怕她们和我不在一个班级就此断了联系,害怕我从三个人的友谊中被淡化。尽管我们不能像从前一样捧着书本近距离地交流,但是我心中有她们给的浓浓的安全感。

特别是高三的时候,紧张的备考安排让人喘不过气来,而与小程或小郑在各种地点的不期而遇总会让我松一口气。比如,因为晚上来不及回家吃饭,我会在校门口找家店解决晚餐,然后在操场上散步消食。有时候,我在操场边放空自己,就会听见她们的呼唤,然后我们会一起走一段路,痛诉试卷太难、自己太笨,再在楼梯处分离,我去三楼,她们则停在二楼。

再比如有一天,我不舒服请假了,正好碰到小程和小郑。她们一边搀扶我,一边对我说:“我们送你到校门口吧,正好有东西想给你。”我们走到了校门口,她们担心地叮嘱我好好休息,再各往我手里塞了一个信封。

在等妈妈来接的时候,我打开了信封,慢慢地翻阅里面的小纸条。小程用五颜六色的笔写着文艺的句子,写着有趣的生活片段,附上一个个有趣的手绘表情。小郑则发挥特长,画了一张给我的定制画像。看着看着,一股热流涌入心底,我忍不住笑出声来。

在我看来,我们三个人的友谊很普通,但也很伟大。是她们告诉我,友谊不必拥挤,三个人也可以紧紧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