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的幽默

由北京师范大学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新时代的中国女排精神高端论坛”在北师大二附中举行,主持人张斌问:“从1980年到现在的女排队员中,只有郎平一个人成了高水平排球教练,不知道这是偶然还是必然?”郎平则笑道:“因为我觉得我不会干别的。”此语一出,一片笑声和掌声。由于问题中含有高下之比,郎平若实话实说,自有可能因“王婆卖瓜”而令人不满,于是,她便自我调侃,巧妙回避了与其他人进行比较,显现出其为人的谦虚。

在中国女排豪取11连胜、夺下队史上世界杯第5冠的最后一场比赛结束后,郎平接受记者采访时,禁不住流下了眼泪,哽咽到无法继续接受采访。见此,记者见缝插针:“郎指导,很少看到你流泪,为什么今天这么激动呢?”闻言,郎平努力调整好自己情绪后,说:“今天的比赛是最后一场,应该也是今年的最后一场,想到马上要放假,就激动了。”这个回答,博得现场阵阵笑声。

面对记者“为何流泪”之问,郎平如口吐真言,说这次世界杯取得11连胜、做到完美是何等不易之类,不仅很难引发听众兴趣,还有可能给人以矫情自得之感;于是,她便另辟蹊径,强加因果,以“马上要放假”作为理由,来掩饰其激动流泪的真正原因,既貌似合理,又风趣幽默,还让人了悟其中真意。

改编自中国女排故事的电影《夺冠》上映不久,有记者问郎平是否看过,得到肯定回答后,记者就故设难题:“演青年版郎平的白浪和演中年版郎平的巩俐,你认为她们哪一个演得更好?”闻此,郎指导哈哈一笑道:“我可从来都没演过戏啊,对演技方面的知识一窍不通。所以,这个问题应该去请专家帮你解答。”但记者仍不死心,又问:“那你更喜欢谁演的郎平呢?”“郎平就是我,我就是郎平。你说,我能不喜欢自己吗?”一片笑声中,郎指导得以顺利脱身。

对女儿白浪和影星巩俐这个二选一之难题,若直言不讳,自会有失偏颇;于是,郎平假痴不癫,以不懂“演技方面的知识”为由,成功脱离了陷阱;待记者追问“更喜欢谁演的郎平”,她又化虚为实,智慧偷换,终使难题得以化解。如此情商、智商兼具的幽默妙语,自让人心生感佩。

一次做客浙江卫视时,主持人马东问郎平:“2016年的中国女排打1981年的中国女排谁会赢?”郎平先是一愣,继而微笑说:“这没法比,比赛规则不一样了,身高也没有可比性。我的身高如果现在打,基本上就找不到位置了,因为我太矮了。”“那就是说,1981年的中国女排打不赢2016年的中国女排了?”对马东追问,她则不假思索:“不能这么说,我说的是没有可比性。80年代的中国女排,我觉得技术特别娴熟,更加精湛。”哄堂大笑声中,马东只得换了话题。

对马东两支女排“谁会赢”之问,知道说谁赢都不妥的郎平,便以“规则不一样”“身高不可比”为由拒绝正面回答;待对方再按自己理解继续追问,她则以攻为守,直接点出其存在误解,并从“技术”层面给予佐证。既然你问题有“漏洞”,我自然可以不回答。如此智慧而幽默,怎能不让人笑不可遏?

有人问已满60岁的郎平:“您什么时候退休?”她只回了两个字:“快了。”即将这个敏感问题消解于无形。由此可见,郎平幽默闪避的功夫是何等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