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共产党同岁的“两弹一星”元勋

曲线救国

1938年秋,刚读完高一的少年王希季,全国统一高考后最终被西南联大机械系录取。大学里,他深刻认识到,搞工程的人必须要坚持零缺陷,否则工程就会变成零。毕业后,他认清了中国的工业实在太落后了,抱着“工业救国”的想法赴美留学。期间,王希季十分认真刻苦。正当他准备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他打算回国。

得知王希季要回国,同学劝他读完博士再回或干脆留下。当时美国政府为了留住人才,开出了优厚的条件。但这些都没能让王希季动摇。1950年春,他毅然登船回国,在海上足足漂了一个月,终于回到祖国。

开路“前锋”

回国之后,王希季先后在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8年11月的一天,王希季接到一个特殊的任命——到上海机电设计院报到。他当设计院的技术负责人,承担运载火箭研制任务。这项工作需要保密,一个在“沉默”中书写伟大的时代就此开始。

虽然王希季此前没接触过卫星火箭,但国家的信任胜于一切,把人造卫星送上天,对于新中国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下定了决心扎根航天事业。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中国科技极为落后,航天事业几乎从零开始。上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全面封锁政策,要想在尖端技术上寻求外援几乎不可能。他知道,此时此刻自己必须充当起开路“前锋”。

经过认真调研,王希季认为在实践经验为零、经费有限的前提下,我国的航天事业宜从技术难度较小的无控制探空火箭入手,待时机成熟再研制运载火箭。于是,王希季率领着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1岁的年轻团队,开始了艰难创业。缺乏技术,王希季就找来资料自学,“吃透”了再给大家讲课。当时没有计算机,他带着众人动手算出了海量数据,稿纸堆得比桌子还高,计算一条弹道就花了40多天时间。为了节省成本,王希季和同事们当起了建筑工人,搬砖、运沙、砌墙,制造出防火防爆的专业火箭发动试车台。

短短3个月,由王希季主持研制的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T-7M”奇迹般地诞生了。在上海郊区一个用稻田改建成的简易发射场上,没有相应设备和设施,他们动手自己想办法发射了火箭。发射成功了,虽然这次飞行高度只有8000米,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奔向太空的征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在这之后试验成功的18种探空火箭中,由王希季担任负责人的有12种,其中就包括将白鼠和小狗送上天空的生物试验火箭和可回收的探空火箭。

数次“转行”

完成探空火箭的研制后,时代再次赋予了王希季新的使命。1965年,“两弹”建设基本完成,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任务被提上议程。上海机电设计院承担卫星运载火箭总体任务,由上海迁至北京,正式改名为七机部第八设计院。被任命为该院总工程师的王希季,又一次充当起“前锋”的角色。他所做的一切,就是为我国后来的空间事业铺平道路。

王希季带领团队奋战两年,硬是把自己从一个火电专家变成了运载火箭专家,就在“长征一号”研制攻克了关键技术,走到取得胜利的关口时,按照国防科工委的要求,王希季去担任返回式遥感卫星的总设计师。

返回式卫星是指在太空轨道完成任务后,再将部分结构送回地球的卫星。卫星升空本不易控制,让它自动降落在指定区域,更是难上加难。相比其他环节而言,回收实验火箭头是返回式卫星方案落地中最具价值的工作。因为火箭头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还能让科研人员找到发射失败的原因。王希季作为试验队的负责人,也时常主动参与这项既艰苦又危险的回收工作。

1975年11月26日,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尖兵一号”顺利升空又返回,好几天没睡一个囫囵觉的王希季总算松了一口气。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和航天光学遥感技术的国家。

20世纪80年代,我国先后成功发射8颗返回式卫星,其中有6颗是王希季负责研制的。然而很长时间里,“东方红一号”和“长征一号”的主要研制者名单中,都没有出现他的名字。直到1999年“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表彰大会上,王希季的故事才为人所知。

为了国家的需要,王希季数次“转行”,毫无怨言。但在技术问题上,他却是个不好商量的“倔老头”。20世纪90年代,我国启动宇宙飞船的研制工作。当时,大多数人选择将价格昂贵的航天飞机作为飞行器。王希季则坚持选择以宇宙飞船器起步,他不止一次地跟上级争论,最终,尊重客观规律的王希季赢了,他引领着中国载人航天从飞船起步,所以才有了杨利伟、翟志刚等一批批宇航员顺利飞天。

“有人说我一次又一次地充当开路先锋,其实我并无过人的胆识,只不过是对认定该做的事情不惜承担风险罢了。”年近百岁,这位老人的眼神依然清澈如初,那是一种经过岁月洗礼后的纯粹和坦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