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小记

微信通讯录里显示我有1050个好友,真是庞大无比的数字。

要不是我今天下午为了薅羊毛,检点自己的“朋友圈”,还真不知道我竟然这么好人缘,这一千多个人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除了我爸妈我姐弟,朋友同事领导,一年不说一句话的人,至少有三分之二吧?

记得刚用微信那会儿,我还真傻傻地把它当作“朋友圈”,要不是那些在我心里能弹琵琶的人,加哪门子微信,QQ伺候!

几年下来,我小心翼翼守护的“朋友”们越来越面目全非。先是买房子的时候加了一大批中介,后来工作关系加了一堆作者读者,再后来寂寞难耐,又多了一撮撩骚的人。

随着势头越来越难以控制,我的朋友越发宽广浩瀚起来,卖窗帘的卖面膜的卖衣服的,谁谁谁都赫然来扫一扫了。

那会儿年纪轻,火气也旺,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最立竿见影的方式便是清洗朋友圈。莫名其妙加来的,也同样莫名其妙删掉,好做那些“决意”删掉的人的替死鬼。长大以后,我就不再删人了,哪怕别人删了我,我也let it go.无所谓啊,删了ta,显得我多在乎ta似的。我表达不屑的方式就是,瞧,删你都浪费指头。

今天下午为了赚得居然之家的一份双十一礼物(枕头+炖锅+电火锅),需要邀请40个人助力。

我短暂地评估了一下自己的势力范围,我可以觍着脸发链接的,再加上他们微小的辐射,应该还是可以满足条件的。

等我下定决心发链接的瞬间,才发现,真的是亲疏有别。我的心里活动是这样的:

家族群里发得理直气壮,简单粗暴,甩上链接,直接说——帮我助力一下,我要领奖。

亲密的那三两个,理所当然,盛气凌人——助力!多说一个字,都是浪费。

亲近些的同事,礼貌而客气,小白兔一样无辜,猛虎一样热烈——帮帮忙嘛,助力一下咯,宝宝想要×××。

唯一群发的,是给视野编辑部的老朋友们。

赵走走感叹世风日下,我们的小群里,有人想要拼多多的元宝,有人想要锅,读书的只剩下王总。这“混日子”群越来越名副其实了。

我一边羞赧地辩解——过日子不是最重要的吗——一边热烈邀请他们高抬贵手。

薅羊毛让我获得了一种微小的唾手可得的雀跃。在那种不需要很多智慧也不需要什么体力的竞技中,薅羊毛是最易拥有成就感的了。我还拥有磅礴的羞耻心的年岁,我抱起脚趾尖都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恬不知耻地发出去让人助力的链接。

那时我们聊梦想,谈康德,读叶嘉莹,如今只有混日子。

但我一点也不怀念那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