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小小说)

范小凡没想到会在异乡的街头遇到张宁。

范小凡和张宁二十年前是大学同班同学,关系较铁。毕业后,两人各自回到家乡的小县城,一开始还书信往来,后来渐渐稀少,直至断掉。

两人在街头一家饭馆要了个小间。范小凡一边将张宁的手机号、QQ号、微信号往手机里加,一边责怪张宁这些年怎么就从人间蒸发了。张宁还是当年那个样子,话不多,接受着范小凡从手机上发来的一个个验证。

终于到分别的时候,两人自然没有当年那种生离死别的情绪,这倒不完全是因为相互间的感情淡了,而是——范小凡将手机在张宁面前晃了晃:“现在再不怕你丢了。你以后就是在天涯海角,我也能随时揪出你。你的一举一动,我随时都能掌控。”张宁笑了笑:“是的是的,我也能时时刻刻知道你在搞什么鬼。”

范小凡有舞文弄墨的爱好,回到家连夜写了一篇题为《光阴二十年》的文章,记录这次与张宁的巧遇,谈生活,谈岁月,感叹兄弟之情。写好后,范小凡将文章发到微信朋友圈,还配上两人当年的合影和今天在饭馆自拍的合影。

很快,圈友们就纷纷给范小凡点赞,也有发笑脸、流泪、送花、竖大拇指表情的。范小凡只简单扫一眼,他知道,从时间上来看,这些人根本就没有看他写的是什么——点个赞回个表情,不过是圈友们的一种礼节而已。半小时后,终于有人认真看了文章,跟帖谈自己的感受,也有和范小凡探讨的,甚至有几个人还指出了范小凡文中的语法错误和错别字。范小凡认真地予以回复。

范小凡捧起一本书,每读几页就打开微信,他最想看到的是张宁的回复。可是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没有张宁的只言片语,连一个点赞和表情都没有。范小凡心想,张宁大概还没打开手机,没看到这篇文章。

今天读书总有点心不在焉,范小凡索性丢下书,打开微信,阅读了几个文史类公众号,还转发了几篇文章,并且配上自己的见解和评论。夜深了,范小凡的《光阴二十年》下面,点赞的、发表情的、跟帖的,都四五十条了,只是依然没有一个是张宁的。“这家伙一定很少玩微信。”范小凡苦笑了笑,打算放下手机睡觉,张宁却出现了——转发了一个视频。范小凡急忙点开一看,是那种常见的男女搞笑小视频。范小凡随手打上“还天真可爱啊老兄”回过去,心想他马上就会看到我的文章了。于是又等下去。

几分钟后,范小凡估摸着张宁读完了《光阴二十年》,又点开微信,可还是没有他的回复。这还罢了,张宁又转发了一个搞笑小视频,还配上“哈哈哈……”和好几个捂嘴笑的表情。范小凡刚点开又退出,也没有再回复。

第二天早晨醒来,范小凡首先打开微信,他的那篇文章,又多了不少点赞、表情和评论,只是仍然没有张宁的。同时,范小凡看到张宁昨夜和今晨又连续转发了几条类似小视频,还有一条什么“睡觉前吃这种东西就是吃砒霜”的所谓养生文。范小凡没有点开,而是打开张宁的历史记录,发现他玩微信也已经三四年了,但从来就没有发过一条自己原创的,或转发过一条有深度有意义的文章,除了那种小视频和所谓的养生文,就是一些类似“今天不努力,明天就……”的鸡汤。范小凡不由地摇摇头,嘀咕一句:“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

此后,范小凡依然时常在微信上阅读、转发、评论某件社会热点事件,发表文章。张宁还继续转发着他的那种东西,偶尔加上“哈哈哈”和捂嘴笑表情,但从来就没给范小凡回复过一句话。范小凡虽然几次都忍着没有将张宁删掉,但每次都快速地滑过,一次也不曾点开。两个人在朋友圈成了“陌生人”,仿佛谁也不认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