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1961年,周恩来和叶剑英审看上海评弹团的《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演出,并亲切地接见了作曲者和演员。周恩来高兴地说:“你们唱得很好。”为了帮助演员正确理解毛泽东这首词的深刻意义,周恩来还对“泪飞顿作倾盆雨”一句作了分析。他指出,全国人民庆解放,喜讯传到月宫里,杨开慧、柳直荀二位烈士流下了泪。这是激动的泪,是喜悦的泪。周恩来还帮助演员矫正动作,使她们更好地体会和表现《蝶恋花·答李淑一》的主题思想。在周恩来关怀下,评弹《蝶恋花·答李淑一》在群众中迅速地流传开来。
1965年6月,周恩来到杭州,看了谭丽娟演唱的评弹《蝶恋花·答李淑一》。他一边表扬谭丽娟唱得不错,一边很自然地指出了谭丽娟演唱的不足。周恩来说:“就是有两个字,你还咬得不够标准,如嫦娥的‘娥字,忠魂的’魂字。”他说着说着,竟一边打着拍子,一边认真地把《蝶恋花·答李淑一》从头到尾唱了一遍。然后,他关切地说:“再好好练练,下次我来杭州,再来听你的《蝶恋花》。”
当他第二次看了谭丽娟唱的《蝶恋花·答李淑一》后,满意地说:“好!有进步!字正腔圆,唱得既朴实又有激情。”
“报纸题字亦看到,为之神王”
周恩来喜欢毛泽东的诗,这不仅因为毛泽东的诗意境深远、气势雄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还由于周恩来也是一位诗人。
周恩来在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的近10年间,曾写过不少优秀诗作。特别是1941年1月17日,周恩来为皖南事变写的《千古奇冤》诗,得到了毛泽东极高的评价。周恩来以无比悲愤的心情写下了“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的题词和四言十六字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2月2日,毛泽东从延安致电周恩来:
收到来示,欣慰之至,报纸题字亦看到,为之神王。
周恩来是毛泽东同舟共济的战友。1960、1961、1962年的经济困难时期,是在周恩来具体负责调整下,克服重重困难,迎来1963年的转机。1963年1月,毛泽东的《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正是在我国经济形势好转的背景下写出的。当时,毛泽东住在杭州西北的汪庄。毛泽东得知周恩来因过度劳累痔疮严重复发,要求他在杭州休养,治疗痔疮。9日晚上,毛泽东书写《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墨迹未干,即叫卫士连夜送到周恩来住的杭州饭店五楼。周恩来是这首诗的第一个读者,也是第一个欣赏到这首韵高千古的诗和气势磅礴的书法艺术。
“无限风光在险峰”
周恩来还善于把毛泽东用诗的形式表达的深邃高远的意境带到具体的事件中,实行于自己的活动中。
1972年,在和尼克松紧紧握手时,周恩来向尼克松谈到了“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咏梅》词。他说:
在这首词中,毛主席的意思是说,那些开拓事业的人,不一定都是收获成果的人。百花盛开之时,也是他们行将凋落的日子。
他进一步讲到中美握手、尼克松首次访华的历史贡献,“这一次您开了头,但您可能看不到它的最后胜利。不过,我们将欢迎您再次访问”。中美关系消除隔绝,走向正常化,这对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伟大的国家和两国人民来说,无疑是功在当代,泽及子孙的盛举。
在北京的宾馆里,周恩来和尼克松举行最后一次长时间会谈时,周恩来再一次引用毛泽东的诗来说明双方的所作所为。周恩来对尼克松说:
在您楼上的餐厅里有一幅毛主席手书的《题庐山仙人洞照》,最后一句是:“无限风光在险峰。”您是冒着一定风险来中国的。然而正如诗中所述,在危岩之上,正有着无限优美的风光。
(摘自《走进毛泽东诗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