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地下水道

当我们说1000年前的宋代已出现了人口规模过百万的超级大城市时,可能会有人觉得难以置信,会惊问:那时候有没有一个庞大的排泄系统来维持城市的新陈代谢?确实,即使在今天,一些城市中,只要下大雨,都免不了要出现“水漫金山”的情形。宋代城市的排水能力如何呢?

我们可能不敢相信,北宋东京(汴梁)的排水系统是非常发达的,地面明渠有八字水口:“内外八厢创制八字水口,通流雨水入渠甚利。”(《宋史·河渠志》)地下暗渠也四通八达:“汴都地广平,赖沟渠以行水潦。”(《宋史·河渠志》)陆游《老学庵笔记》的一段文字更是可以说明东京地下排水管道之发达程度:“京师沟渠极深广,亡命多匿其中,自名为‘无忧洞’,甚者盗匿妇人,又谓之‘鬼樊楼’。国初至兵兴,常有之,虽才尹不能绝也。”人们常说国外城市的地下排水沟宽敞而四通八达,可以容纳流浪汉与穷人栖身,所以是城市的“良心工程”云云。宋朝东京城的地下排水系统何尝不也是如此。因为“极深广”,便成了城市犯罪分子的藏身之地,即便来了能吏,也难以将这个“地下王国”彻底整治。由此也可以想见,东京地下的排水沟渠是多么宽阔、深长。

南宋临安的地下排水系统同样很发达。明代人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中说,杭州的地下暗沟有:“李泌所开六井,沈文通所开南井,苏轼所开新沟,通猫儿桥及雄武营者;而布政司前百狮池,西通西湖,东出水于普济桥;又仁和学、府学前,亦有暗沟,绕棂星门,出于凌云桥者是也,余不可考。夫久废者,固不可复矣,有踪迹可寻,而坐视堙梗,非郡城之利也。”这些地下沟渠到了明代时,已经因年久失修而不可用,所以田汝成觉得很可惜,认为“非郡城之利也”。

不过我们还是有机会见识到宋代地下排水系统的生命力。宋神宗熙宁年间,知赣州的刘彝主持修造了赣州城的地下暗渠,因为整个沟渠网络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故名“福寿沟”。此后赣州福寿沟历代均有维修,至今仍在使用。前些年,许多城市因为暴雨发生内涝,而同遭暴雨袭击的赣州,却“没有一辆汽车泡水”,这其中就有福寿沟发挥排洪的作用。

都说检验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家是不是够现代化,一场大雨足矣。如果宋朝人听到这一句评论,他们会不会觉得有点儿骄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