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如何统一台湾的

清代康熙朝时,将台湾重新纳入中国版图。清政府之所以能顺利统一台湾,在于顺应历史大势,展现了国家统一不容置疑的决心与力量。

为了国家长治久安

清朝初期,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郑成功在收复台湾之后不久便去世,郑氏子孙偏安一隅,逐渐演变成为割据小政权。

康熙二十年(1681年),随着三藩之乱的结束,清政府得以腾出手来解决其他区域的统一问题。清廷不时遣人招抚郑成功的子孙,郑氏政权请求能像琉球、高丽等藩属国一样称臣进贡。但康熙断然拒绝,认为台湾居民多为福建人的后代,不得与琉球、高丽相提并论。在康熙看来,统一台湾天经地义,不容置疑。

台湾地理位置重要,关系到清代中国整个东南地区的安危。三藩之乱时,郑氏政权派兵袭扰东南沿海,给清政府平定三藩造成了牵制。如果台湾迟迟不能统一,可能为外国所利用。清政府为了预防郑氏政权对福建的侵扰,并在经济上孤立台湾,采取了迁界之策,将东南沿海地区的人口迁入相对靠近内地的地方,在靠近海岸线的地方隔离出了一个沿海而蜿蜒的无人区,且在无人区边缘建造边墙,驻扎重兵,以应对威胁。

其实,迁界之策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两岸都因此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老百姓也苦不堪言。在郑氏政权拒不降清且不时骚扰东南沿海的大背景下,唯有尽快统一台湾,才能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郑氏内斗提供时机

清政府耗时八年平定三藩叛乱,此后,清政府的财政状况开始好转,有了足够的精力和财力处理台湾问题。反观台湾政权,配合三藩反清,却在福建同靖南王耿精忠争抢地盘。此后,郑氏政权在东南沿海被清军击败,大伤元气。彼时,台湾“谷价沸腾,粮饷匮乏,人心思变”。

郑成功之子郑经三藩之乱末期去世,台湾内部陷入内斗,郑经长子为冯锡范所杀,刘国轩、冯锡范拥立尚未成年的郑经次子郑克塽为延平郡王。

康熙得知此情形后,认为收复台湾的时机已趋于成熟。此后,正如康熙所预测,得势的刘国轩对反对势力大加镇压,造成台湾地区“人人思危,芒刺在背”。

进攻与招抚相结合

清政府统一台湾,筹划已久。不过,清廷诸大臣对能否隔海统一台湾议论纷纷、并无自信,只有施琅“摅忱力赞”。在施琅的支持下,康熙坚定了统一台湾的决心。此外,福建总督姚启圣亦是统一台湾的功臣之一,施琅主要是练兵和领兵打仗,而姚启圣则是积极做好后勤筹备工作。攻台之前,姚启圣调兵制器,奖励士卒,捐造船只,无所不备。

康熙二十一年时,清军“一面整船,一面练兵,兼工制造器械”,积极做好战备工作。到康熙二十二年,面对迟迟不肯受抚的郑氏政权,清军已开始准备正式攻台工作。水师提督施琅深知“攻心为上”的策略。在清政府出兵台湾之前,已有不少兵民逃离台湾回到福建,原因便是不少台湾兵民“私相偶语,提督不嗜杀人”。

清政府出兵台湾,战略目标十分明确,即并不打算直接派兵进攻台湾本岛,而是先取澎湖,再以澎湖为突破口,以战逼统。此后,清军全力攻取澎湖,同刘国轩带领的郑氏军队在澎湖鏖战。最终刘国轩战败,清军占领澎湖,在战略和地形上掌握了主动。澎湖破时,台湾人心大震。清军攻克澎湖之后,虽然清军伤亡亦多,但并未虐待俘虏,而是“恤其被伤兵卒,予以医药,载其生还,此其恩威已遍洽于台湾”。此种行为,让台湾本岛兵民意识到,投降并无性命之忧,顽抗则凶多吉少,进一步瓦解了台湾士兵的抵抗欲望,“不敢复萌异志”。

在清政府的招谕下,康熙二十二年七月十五日,郑氏政权递交降表文稿,正式向清政府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