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按计行事。张昭之计,确是费尽心机,但他太小看魏、蜀了。
曹操听说东吴送关羽首级至,高兴地说:“云长已死,我可以高枕无忧了。”司马懿当即揭穿东吴的阴谋说:“这是东吴移祸之计。”并提出解此计之法,说:“大王可将关公首级,刻一香木之躯以配,用大臣之礼葬了;刘备知道,必然深恨孙权,尽力南征。我却观其胜负:蜀胜则击吴,吴胜则击蜀。——二者得一处,岂不唾手而得。”
曹操大喜,按其计办。
的确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可是,不管吴魏怎样机关算尽,是瞒不过诸葛亮的。他听到东吴将关羽首级献与曹操,曹操以王侯礼祭葬之的消息后,当即向刘备揭穿魏吴的计谋,说:“这是东吴想让我方伐魏,魏亦想让我伐吴,他们伺机而得利。主上只宜按兵不动,且与关公发丧,待吴、魏不和乘机而伐之。”
诸葛亮的计本是上策:从三国力量对比看,曹魏最强,吴蜀任何一国都难单独与之对抗,只有联合,才能敌之,两国对抗,只能是互相削弱,而对魏有利,因此诸葛亮力主不伐吴。
就像人与人之间相处一样,国与国之间,往往因利而相交,因利而相恶,古今如此。
曹操南征,刘备、孙权为图存,于是联盟抗曹赤壁得胜;东吴为谋自己的利益,于是袭了荆州,杀了关羽,自此,蜀吴交恶,蜀国于是伐吴;刘备败归白帝城,不好意思见人,终于谢世;为共同的长远利益,两国又重申旧盟,从此,蜀吴一直相依为命,共同抗魏。
以前蜀、吴之间有同有异,异是对待荆州的不同态度,同是对抗曹魏的共同利益,而这时已无异,只有同,共同的利益使蜀、吴再次联盟。
蜀、吴任何一国都非曹魏敌手,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不被曹魏逐个击破。这种唇齿相依的关系,是客观形势造成的。
彝陵之战后,吴国的态度很暧昧,既不与蜀国公开对抗,又不敢公开得罪魏国。
曹丕起四路兵取蜀,许以孙权,若得蜀土,各分一半,促使东吴起兵来接应;孙权与陆逊商量,决定虚应之而迟不出兵,观望魏、蜀胜败才决定去向:若四路兵胜,蜀中危急,诸葛亮首尾不能救,则发兵以应之,先取成都;如四路兵败,则作别议。
诸葛亮料到孙权不会立即出兵,因此当他退了四路兵后,即物色适当人选入吴做使者。最后邓芝入吴,向孙权陈说利害,终于使孙权绝魏和蜀;吴派张温使蜀,双方重申旧盟。
而此时,吴、蜀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互相利用的同盟关系,彼此都为自己的利益打算。
孙权称帝后,遣使入川,以表盟好,并约平分天下。众人都认为孙权谋逆,宜绝其盟好。后主遣使到汉中问诸葛亮,诸葛亮说:“可令人带礼物入吴作贺,乞遣陆逊兴师伐魏。魏必命司马懿拒之。魏若南拒东吴,我再出祁山,长安可图。”
于是派使赴东吴向孙权作贺,并呈上国书,约吴兴兵伐魏。权与陆逊商议,陆逊说:“这是诸葛亮惧怕司马懿之谋。既与同盟,不得不从。今却虚作起兵之势,遥与西蜀为应。待诸葛亮攻魏急,我可乘虚取中原。”
蜀、吴同盟虽是有限度的,但彼此遥相呼应,互相牵制曹魏,使曹魏不敢轻率兴兵入侵,三国能鼎立达半个世纪之久,吴、蜀同盟抗魏是个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