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美金石心

他们从相逢、相识到相知、相恋,纯属偶然。他是一个秀才,经常与几个同窗在学舍读书,虽然才二十岁,却才华横溢,不但松江一府,连整个嘉兴路也小有名气了。她年方十七艳丽过人,虽然是官妓的女儿,却守身如玉,别说肌肤之亲,那些达官贵人、富商大贾即使花了上百两银子,想见她一面也不容易。

学舍的后园有一座会景楼,新秋雨后的一天,他与同窗在楼上小酌,清风徐拂,送来阵阵悠扬的丝竹之声,几个青年才俊雅兴顿发,他首先铺笺挥毫,赋诗一首。大家正在传阅欣赏,忽然一个小厮来报:玉堂先生大驾光临!玉堂是他们的老师,大家连忙整衣下楼迎接,他将诗笺揣进怀里,跟着下了楼。老师上得楼来,赞一声“诸位雅兴不浅呐”,便坐下陪大家一边闲聊,一边同饮。师生同乐,大家七嘴八舌,唯独他犹如怀揣一只顽皮的小兔子,心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万一哪个多嘴多舌的同窗向老师提起作诗一事,老师定会索要观看,岂不是要被老师责怪自己荒废学业么?于是,他假托出恭,悄悄将诗笺揉成一团,朝楼墙外扔去。

墙外的一条小巷,正是官妓们的居住之地,她家也有一座高楼,叫对景楼。那天她正坐在楼上刺绣,看见一个纸团飘然而下,就吩咐丫鬟去拾起来,拿上楼。她铺开细读,赞不绝口:“如此清丽脱俗的诗句,除了李玉郎,谁能写得出!听说他尚未议婚,倘若苍天有眼,能与他结为伉俪,我也不枉此生了!”于是用罗帕一方,依据原诗的韵律,和诗一首,瞄着李玉郎从墙下经过时,将罗帕扔了过去。

李玉郎拾起罗帕,展开一看,不禁大吃一惊:不仅字迹娟秀,才情亦令人赞叹不已。心想,原诗“闲登快阁一凭栏,江山浩渺双眸宽”,她和“重重花影上雕栏,体瘦翻嫌舞袖宽”;我说“独坐无言心自评,不是寻常风月情”,她和“颠来倒去用心评,方信多情识有情”;我吟“狂生对此襟怀开,邀友分题共举杯”,她对“半方罗帕卷还开,留取当年捧玉杯”。久闻名妓张丽容不但天姿国色,而且才气压过多少须眉男子,不是她,还有谁!

会景楼与对景楼之间有一座由太湖石垒成的假山,李玉郎攀上山顶,张丽容正独坐楼上。这一次相见,彼此方知:岂但男才女貌,女亦有才,男亦有貌,相互吸引,两情相悦,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于是李玉郎首先打破了沉默:“姑娘的一颦一笑,都能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你就是张丽容吧?”

丽容微微点头:“正是。拜读大作,我私下里揣摩,阁下也非李玉郎莫属了。”李玉郎也连连点头,两人相视而笑,又侃侃而谈,果然是情投意合、心心相印。丽容笑着问玉郎:“奴家早已听说,你的才华与德行都是首屈一指的,又听说你选择伉俪相当苛刻,百不一成。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玉郎微微一笑,答道:“佳人已难得,才女更难求。倘若早点遇到像你这般才华与容貌的,我哪里还敢提‘选择二字,能够侥幸获得姑娘的芳心,简直是三生有幸了!”话已挑明,两人都喜不自胜,越谈越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慨,于是很快就约定:非他不嫁,非她不娶。

既然两人都有点名声,才子佳人巧相逢,这偶然相遇,后面的事又岂能预料到呢!

当天回家,李玉郎就兴冲冲地将与张丽容相识相知的经过告诉了父母,希望将她娶进门来。哪知李父一口拒绝,理由是:咱们家书香门第,怎能让一个妓女进门?虽然李玉郎一再说明,张母只是一个歌舞艺伎,丽容更是早就发誓嫁一位读书郎君,从未沾染风尘,何况她知书识礼又多才多艺,书画诗文均堪称一时之绝,孩儿若娶了她,对学业也大有帮助呢。可是李父仍然认为,尽管张丽容的志操令人钦佩,可是读书人家最讲究名声,倘若娶她为妻,将来子孙们也没脸见人呐!

这也难怪,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尤其是对读书人来说,“名声”太重要了,往往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呢!于是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事情竟然拖了将近一年,李玉郎不但学业荒废,整天恍恍惚惚,渐渐地茶饭不思,犹如生了大病。那边张丽容也日渐憔悴,对母亲声称:除了李玉郎,誓不出嫁。

李父李母与丽容的母亲都请医用药,可是,无论名医也好,药石也罢,如何诊治得了心病?两个年轻人的病势仍然日见沉重。李父毕竟是疼爱儿子的,最后终于让了步,啐骂一声:“傻小子,你竟然当真要为她殉情么?罢,罢,罢!为父拼掉这张老脸,依了你了!”于是请媒人,下聘礼,很快就与张家订下了婚期。小两口喜出望外,病体也都不药而愈,都掰着指头盼望那即将到来的大喜日子。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晴朗的天空忽然爆出一个霹雳!

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至元年间,右宰相伯颜独揽了朝中大权。他非常贪财,地方官任满,倘若不献上万两白银,必会遭到贬黜。

嘉兴路参政阿鲁台任期已满,准备到京城接受考核,他当了九年地方官,宦囊中的银子尚未满千两。正在他愁眉不展的时候,一个下属对他说:“右相家中钱财货物堆积如山,大人即使筹备了上万两银子,也只是不被贬黜而已,并不能获得他的青睐。江南多美女,大人如从属下各府县选买两三个色艺双绝的官妓,只需花三四百两银子,再花二三百两银子替她们打扮一番,献给右相,定能博得他的欢心。”

阿鲁台一听有理,就以右相伯颜的名义,行文到属下各府县,选了两位美女,而第一位就是张丽容。李家父子急坏了,多方奔走,荡尽了家财,仍然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