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光(2)

这天,刘良峰正在后院喝茶,忽然,一个小伙计慌慌张张地跑过来说:“老爷,不好了,县衙来跟咱收银子了!”刘良峰气得把茶碗到桌上,大声说:“走,看看去!谁敢在阎王爷头上动土,我先把他拉坟里头去!”他带着小伙计奔到前堂,见几个县衙的差役正在那里等着他。他不禁怒道:“你们要干吗?!”

一个差役抱拳给刘良峰行了个礼,不慌不忙地说道:“刘老板,我们奉县太爷之命来跟您要罚款。”刘良峰一愣,问道:“什么罚款?”那个差役说道:“你们都跟县太爷保证了,不许卖光,可你们的小伙计刚才却说卖光了。按约定罚银五十两。”

刘良峰想起这个茬儿来,转脸问小伙计是怎么回事。小伙计愣愣地说,今天粮店里来了许多买粮的人,可刘良峰交代过,每天只许卖一千斤粮,不许多卖。卖完了一千斤粮,后面的人还嚷嚷着要买,他只好对那些人说,今天卖光了,不再卖了,然后,差役们就进来要跟他收银子。

刘良峰这才明白,他上了季廖的当。但白纸黑字写着,那是反悔不了的。他只好给了差役五十两银子,然后训导伙计们,千万不要再说“卖光了”这三个字。

第二天下午,刘良峰正在后院喝茶,小伙计又跑进来,着急地喊道:“老爷,你快看看去吧,我们可管不住了!”刘良峰忙问他是怎么回事。

小伙计说,今天粮店里还是来了很多人要买粮,老板定下的一千斤粮早就卖光了,可小伙计怕被罚银,不敢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那些买粮人不肯走,现在还在前堂里嚷嚷呢。刘良峰怒道:“你们就是笨!不说卖光了,就说卖完了,不就得了嘛!”

这时,就听墙头上有人一笑,他忙扭头看去,见季廖正趴在墙头上呢。他问道:“知县大老爷,你趴我家墙头上算哪门子事?”季廖笑道:“不趴墙头上,哪知你背后卖光啊。刘老板,你刚才的的确确说了卖光,不会抵赖吧?快,把罚银拿来吧。”

刘良峰一愣神儿的工夫,也想起来了,刚才他确确实实说过“卖光了”。这被季廖听了去,他当然不能抵赖,可真要掏出五十两银子。他又真心疼啊。他恨不得扇自己俩嘴巴。季廖收起银子,似笑非笑地说:“‘卖光这俩字,以后就不要说了,不然,这白花花的银子说没就没了。”说完,季廖留下两个差役盯住刘良峰,他又带人到另外几家粮店去收罚银了。

刘良峰越想越气,这说错句话,就让季廖罚走了五十两银子,太冤了。他想着那几个粮店老板跟他境遇相同,就打算去找他们商量商量。

刚走到半路,就碰到了那几个粮店老板。原来,他们也跟刘良峰一样倒霉,两天的工夫,就让季廖罚走了百十两银子。他们心疼啊,正是要来找他商量对策的。刘良峰说:“这’卖光了是咱们的口头语,说了半辈子了,哪会说改就改,一下没注意,就让季廖罚走五十两银子,太亏了。咱得去找他,把这个理辩回来。咱是说把粮卖光了,又没卖他的光,他罚得着咱们吗?”

几个粮店老板齐声说“是”,然后一齐气势汹汹地去县衙。

刘良峰他们刚到县衙,一群孩子忽然从四处跑出来围住他们,磕头谢恩。粮店老板们都愣住了。季廖从一旁走过来说,那些罚银都买了粮做舍粥之用,救了这些孩子的命,孩子们对他们表示谢意,那也是应该的。几位老板的善行,必得善报。还望几位老板继续行善,帮助穷苦人熬上几天,等朝廷的赈灾银一下来,即刻还给他们。

粮店老板们被戴上了高帽,想摘都摘不掉了,只好喏喏地点头应着。虽然季廖不再罚银,但每天捐出几百斤粮,那是他们亲口应下的。

几天之后,朝廷的赈灾银两拨下来了,季廖果真把罚银都还给了粮店老板们,分文不少,一时成为美谈。大灾之年,新城县没饿死一个人,也无一人外出讨饭成为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