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段子手”罗翔,能秒杀多少正人君子?(2)

当你明知帮助一个人,就会危害到自己的时候,你还愿意去帮助他吗?

这,就是功利性道德的困境。

再举个例子,一列失控的火车,即将撞上轨道上的4个人。

这时你手上有一个按钮,按下去,火车就能变轨,但这条轨道上也有1个人,变轨就意味着要牺牲这1个人,去救另外4个人(假设这5个人未来对社会贡献相同)。

那么,你按还是不按?

很多人都会选择按,因为4>1,牺牲1个人,看起来总比牺牲4个人相对没有那么惨烈。

但如果另一条轨道上的这个人就是你呢?

这时候,我们就该陷入了挣扎之中。我们当然想救别人,可我们也同样不想牺牲自己。

无论怎么选,都注定是个悲剧。

这也是26岁的罗翔,面对那位老太太时,心里迈不过去的那一道坎。你看,一方面是道德与良知,一方面又是自身的安危与利益。

怎么选,都很为难。

这才是罗翔这一件事,能够让这么多人为之触动的关键所在。因为大家,都能从中看见自己的影子:有理想,更有无奈。

就像网上的一句热评:小时候愿望兼济天下,长大后才发现独善其身,都要竭尽全力。

第二,我们都需要敢于自我谴责、自我批判的勇气。

每个人,或许都该问一问自己,什么是勇敢?

罗翔在《十三邀》中,曾经被人问过这个问题。他说:“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是最稀缺的。”

人们往往习惯高估自己的勇气,直到真正面对问题时,才会对自己的懦弱有深刻的认知。

就像曾经的罗翔,那一瞬间的退缩。

26岁的罗翔是“懦弱”的,他没有施展一个法律人的本领,去帮助一位处于社会边缘的老人。

而今天的罗翔是勇敢的,他敢于承认并正视当年那个“懦弱”的自己,并把它公之于众。

他说:“道德谴责的第一步,永远是从自己开始的。”

一个人,能够承认并正视自己的懦弱、无知与缺陷。

这,才是一个人最难得的勇气。

所以为什么罗翔这件事,能够打动那么多人。

因为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该有的思考与蜕变。

比如此前曾引发全网群嘲的“上海名媛”。

当罗翔第一次听到“上海名媛”这件事时,第一反应与大多数人无异:虚荣。

但是他马上意识到,“当你一根指头指向别人时,其他指头都在指向自己。”

于是他说:“当我们进行道德谴责的时候,一定不要把自己排除在道德判断之外。道德判断永远要先自己,然后才是其他人。”

相对网上一面倒的嘲讽与谩骂,罗翔这一番深刻的自我剖析,反而更加让人眼前一亮。

他总是说:“人要承认自己的有限性,承认你整个人就是在偏见之中,你这一生就是在走出偏见。”

就像他在课堂上,向学生总结的:法学人很容易陷入技术主义,脱离社会常识高高在上谈法律,陷入自我封闭。

在让学生们学习知识之外,他更强调“要做一个有感情的法律人”。

因为“法律只是对人们最低的道德要求,一个人标榜自己遵纪守法,这个人完全可能是人渣”。

第三,即使很难,我们也都在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

罗翔的这件事,还引爆了另一个热搜 #沉默的真相里的江阳# 。

很多人在评论里,提到了《沉默的真相》里的检察官江阳“以身祭灯求夜明”的悲剧。

一个农村留守女孩被性侵了,支教老师侯贵平得知了真相。他拍下照片,保存下了关键证据,却也被犯罪分子盯上了。

他们反咬一口,给侯贵平下药,告他性侵。

于是,侯贵平背着污名,死于非命。然后,一个正义的检察官江阳,抛却了大好前程,用了7年的时间去查案,却只把自己弄得落魄不堪。

他进了监狱,又出了监狱,最后只得以一死,来引起社会波澜,以还侯贵平一个清白,也还自己一个清白。

很多人都说,无论看多少次,都还是会为《沉默的真相》里的江阳爆哭。

为什么?

因为“公平”与“正义”,始终是我们内心最迫切的渴求。

即使再难,我们也从未停止追求。

所以你会看到,那场轰动全国的“操场埋尸案”,哪怕过了16年,真相也终会重见天日。

犯罪者,无一能逃得过制裁。

所以你会看到,这几年来,“扫黑除恶”的口号日益嘹亮,被连根拔起的“保护伞”也越来越多……我们,都在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

最后,再以罗翔的一句话,作为结尾:“人类画不出绝对完美的圆,我们无法追求到绝对的美。但我们不能由此推断出这个世界没有美,这个世界一切都没有意义。”

距离理想,或许还有很长一段路,但总会有人负重前行。

愿每一个平凡的你我,都能坚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践行自己的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