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进阳台,窗外天高云淡,鸟鸣婉转。我正躺在沙发上,手捧《诗经》,阅读《诗经·君子于役》里“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的诗句,一抹夕阳映照下的乡村晚归图,突然撞击了我心中最柔软的一角,令人久久不能释怀。
那种温馨、静谧的感觉,似乎穿过千年万载,越过重峦叠嶂,一下子扑进心中:夕阳西下,山峦静默,晚霞绚丽,飞鸟投林,牛羊下山,鸡儿上架,炊烟袅袅,犬吠阵阵……一幅多么祥和美好、气息浓郁的乡村生活画卷呀,让人感觉心早就沉浸其中。
生活在《诗经》中的人们,不论欢乐还是忧愁,生活总是充满诗意。面对眼前日之夕矣的图景,也许勾起的只是心中无限的惆怅和思念。白发苍苍的父母,拄着拐杖,倚着柴门,浑浊的泪水溢满沟壑交错的眼角,目光呆呆地注视着前方;满脸憔悴的女子,拉着孩子,站在山岗,纤纤十指拧绞着衣角,目光痴痴地望着山的那边;稚气未脱的孩子,紧紧依偎着母亲,清澈的目光被飞鸟的翅膀拉长,不知那个叫作“父亲”的人,究竟是何模样……服役的人啊,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翻越千山万水,带着一身疲惫,回到家中和亲人团聚!
儿时的黄昏,总是充满了无限的魅力,不论离开故乡后走得多远,不论在岁月的河流中沉得多深,那种回味永远没有穷尽。日之夕矣,那是平淡如水的日子里一声声温暖的呼唤,也是慢时光中一张张洒满欢声笑语的黑白照片,永远清晰地镶嵌在记忆中,不因岁月的流转而褪色。
原野渐渐沉寂下来,太阳爬上西边山头,也许我们还在树林里、小河里疯玩,也许还在地埂上割草、放羊。就算是上学期间,那时候放学后,并没有繁重的课业负担,夏秋之际,就要到田野割草,回来喂猪、喂羊;春冬之时,在树林里捡些掉落的枯枝,或者拾干粪块,用来生火填炕,温暖我们简单朴实的日子。偶有闲暇游逛,田野就是广阔的天地。不论干什么,都是和自家的兄弟姐妹或者要好的伙伴,成伙结队,你帮我助,你争我抢,你追我赶,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尽情挥洒无忧无虑、快乐美好的童年。
美景忽略不计,掏鸟窝、捉小鱼、追兔子之类的,却是最有趣的。那些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小动物,总是充满无限的诱惑。不知什么时候,眼看太阳越跑越远,也像是我们一样开始捉迷藏,才忽然记起草背篼和镰刀不知哪儿去了,晚饭还没有“挣下”呢,才大呼小叫,恋恋不舍地告别田野,撒腿就跑,急匆匆赶工去了。
其实肚子早就饿了,眼巴巴朝着自家的方向张望,眼看着屋顶上的炊烟越升越高,手底下也就加快了速度。终于,听到母亲一声声呼唤,回头远远看去,她正站在坡头焦急张望。那一声声“快回来吃饭了”,总是洋溢着温暖,飘散着芬芳。不论跑多远,母亲的声音,总是最独特、最熟悉的,肯定不会听错。
夏秋黄昏,院子里铺上席子,一家人席地而坐,一边吃饭,一边说笑。说说村子里的新鲜事,问问孩子们学习的收获。大多时候,父亲总是拧开收音机,放在前面,那高亢深沉、雄浑苍凉的秦腔声,总是如约而至。天河高远,星光稀疏,引发我们无限的遐思,或是沉浸在父亲介绍的剧情中,久久感喟,不能自拔,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仗剑走天涯,做一个行侠仗义的侠客,那该是多么潇洒呀。有时端着碗呆呆坐着,不知饭的味道,直到舀饭的母亲笑起来,自己才如梦初醒。
春冬傍晚,一家人围着炕桌,盘腿而坐。土炕边的火炉上,水壶滋滋冒着热气,小花猫蜷缩在炕头,屋子里温暖如春。秦腔还没到播送时间,父亲边吃饭边给我们说书,什么《三国演义》《杨家将演义》《说岳全传》等,都是越听越爱听的故事,历史的烟云,似乎和炉子中冒出的青烟纠缠在一起,让我们驰骋在远古的疆场,对古代英雄无限的敬仰和神往油然而生。嘴馋了,还要在通红的炉火盖子上,烤上土豆片,或者麦子、豌豆,满屋焦香的气味,早就令人垂涎欲滴。
日之夕矣,牛羊归圈,鸡儿进窝,我们都被最后一缕阳光轻轻举起的鞭子,拍打着屁股,赶回了自己的家,享受着家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