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颜色

很难用另外的物品去形容,也很难用另外的颜色去比拟。比如,用蚕豆喻其形,用重枣或赭石言其色,都不够准确,不够直接,更不够传神。因为,咖啡不是茶,不是清水,不是果汁,更不是啤酒或烈酒。咖啡就是咖啡——咖啡的味道,咖啡的颗粒,咖啡的颜色。

不论食物,还是饮品,颜色始终是重要元素,有时甚至喧宾夺主,首当其冲。比如,约定俗成的品鉴序列——色、香、味,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结果竟将“色”排在了首位。本该最为核心的目标——“味”却被排在了最后。可见人的舍本逐末,本性的好色胜过好质。而具体到咖啡,颜色从来不是其值得炫耀之所在。论清雅澄澈,不及任何或浓或淡的茶;论鲜艳,不如鸡尾酒或果汁的五彩缤纷;论性感,更不是气泡饮料、啤酒、冰激凌的对手。

咖啡的颜色内敛、平淡,甚至有些古板与乏味。有贬低者谑称其为“黑水”。

或许,恰恰是其颜色令人不足挂齿,反而让人更多关注咖啡的内在本质。抑或可以说,咖啡的魅力在于变化——不在颜色,不在浓淡,而在情态,以及必不可少的过程。

曾经有很多年,我迷恋波兰裔法国导演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其执导的《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蓝》《白》《红》等名作都反复看过多遍。如同对经典作品的所有阅读,每次观看都恍若新看,总有新的发现,或被某些曾忽略的桥段触动。值得特别提及的是,他的影片中有太多看似无足轻重的“闲笔”,让人反复回味,若有所得。比如,《蓝》中女主人公给咖啡加方糖的细节——那是丈夫和女儿因车祸突然去世不久,生无可恋的朱丽叶漠然坐在街边小店,咖啡杯搁在桌上,她将一块方糖放进去,整个大银幕都是方糖溶化的过程,热咖啡因方糖的溶解而轻微颤动,进而颜色也有由深及浅的轻微改变。因特写聚焦和被银幕放大,其真实的过程愈加凸显,也更多意味深长。我曾反复观看和揣摩此细节,体味编导的意味,更体味在此情境中的朱丽叶的爱恨忧伤。后来,从基斯洛夫斯基生前的某次访问中,看到了他叙述此细节的拍摄幕后——为了拍出方糖在咖啡中能够快速溶解的效果,他让道具师买来各种不同品质的方糖,经过反复试验,最终才选择了最符合他要求的某种方糖。好像是品质较为粗糙的一种,因为溶化的时间较快。

咖啡当然是一种过程,发现的过程,制作的过程,提炼的过程,消费的过程。其烘焙、酿造、制作,所带来的或隐或显的变化——颜色的深浅,味道的轻重,以及所映照出的眼前或背后的不同意味。

就像一个人需要成长,一件物品需要锻造。很少有人——我说是很少,不是全部,就像对世界的认识,永远都只是局部。很少有人从初始就能全盘接受,我指的是咖啡的颜色与味道。有人也许一辈子都拒绝、排斥,甚至嗤之以鼻。但他或她仍会承认,咖啡是一种情调,一种观念,一种兼具饮品与食品、品位与品格的特别滋味。

接受和享受咖啡的过程,酷似人生。需要感受、咂摸、适应、发现,从起初的苦涩,慢慢感觉特别,体会醇厚,进而迷恋、上瘾,乃至难以放弃,更无法割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