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贝先生是全世界最出名的淘气鬼。他出生在法国西南部城市波尔多,上小学的时候就已经成为全体老师的“敌人”。他在淘气这件事上非常用功——每天按时来学校,很少迟到,从不早退,准时上每一堂课,然后,努力捣乱。
这就是童年的桑贝,像一辆开足马力的碰碰车,每天认真练习自己的淘气。但是学校里的人都很喜欢他,他的成绩不好,但他总是很快乐,喜欢逗所有人开心,每天都有讲不完的故事。他让同学称呼他“德·桑贝”,一个贵族式的名字。他最喜欢分享的话题是“我家的美好夜晚”,好像每天放学回家都有开心的事等着他——美味的晚餐、外国的趣闻,还有快乐的钢琴练习。他会在集体出游的时候让大巴车停下来,因为他的爸爸马上要上一档电台节目,他必须下车,到附近的人家里听广播。
日子久了,他的故事渐渐变得不大对劲。起初同学们只是纳闷,为什么桑贝从来不邀请他们去家里玩,他的爸爸从没有出现在任何节目里,“德·桑贝”也是一个不存在的贵族名字。他们去少年之家玩耍,那里有一架钢琴,桑贝讲了那么多和音乐有关的故事,可坐在钢琴前,他竟然是用一根手指弹钢琴的。
他家的邻居修正了桑贝的故事。桑贝家里既没有钢琴,也没有“美好的夜晚”,那里住着贫穷的小商贩一家,每晚上演的都是闹剧——酒瓶砸在墙壁上的碎裂声,小孩子的哭声,女人的尖叫,醉汉的嘶吼,还有打在小桑贝脸上的响亮耳光。
桑贝喜欢上学,因为只有离开家,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他才能短暂忘记家里的所有悲剧,创造一个只有快乐、没有暴力的谎言世界。
在真实的生活里,小桑贝没有朋友,他必须伪造一种美好的生活,唯一能给他慰藉的伙伴是家里的收音机。每天晚上十点半,等父母吵架结束后,他就从房间里溜出来,沿着长长的楼梯来到楼下,把耳朵贴在收音机上,收集快乐。
收音机里有一个他喜欢的世界。他从收音机里第一次听到的音乐——他记了一辈子的一首歌——是雷·范图拉演绎的《我们期待的幸福是什么样的》。
“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它,这就是幸福啊!”桑贝说,“收音机曾是我活下去的理由。通过广播,我可以逃离现实,可以去想些别的事情,去爱一些人。我很爱听广播,因为我觉得它拯救了我。”
12 岁那一年,桑贝开始重写自己的童年。他把广播里的声音默默记下来,然后敲打身边所有能敲打的东西,寻找那些熟悉的曲调。他敲过鞋盒,敲过木头箱子,琢磨怎么复现爵士乐里的声音,周围的人都觉得他疯了,只有他知道自己的目标。其实他如果能上音乐课,学一门乐器,这些目标会更容易实现,但是他的童年底色是贫穷,他只能自己想办法,在有限的生活里建立一种可行的美好。
事实证明,再窘迫的人生也会有出路。没人教过他指法,他也不懂乐理,但只要见到钢琴,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他能用一根手指一个音一个音地摸索着弹出自己喜欢的曲子。在少年之家的钢琴上,他找回了自己从广播里听到的曲子,用一根手指弹出了格什温的《爱人》。后来他在访谈里常常说起这一幕,这首歌就这么漂洋过海地来到他的手指下,这是人生中最让他陶醉的一个下午。
他的家里永远不可能有一架钢琴,于是他找来一张纸、一支笔,开始画画,在稿纸上展现自己想象中的美好世界。他最早的作品是一个用尾巴拖着平底锅的小狗,它没有家,一直在街上流浪,晚上窝在平底锅里睡觉。他还画了很多小孩子的童年,全都不符合他的生活现实,里面的孩子淘气却快乐,一边闯祸,一边笑着奔跑。
桑贝的所有谎话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它们除了让自己开心,毫无用处。他没有用谎言骗取利益,也没有伤害过其他人。他的谎话只对自己有效,其实他在用一个想象中的世界作为目标,给自己打气——看,我也可以有美好的生活。
14 岁那一年,桑贝辍学了。他其实考上了美术学校,但因为家里没钱,他根本没去注册报名。只有初中学历的桑贝干过很多苦差事,推销牙膏,骑自行车给人送酒,后来谎报年龄参了军,却因为常常在执勤的时候画画被关禁闭。到了23 岁那一年,他才找到人生方向。那时候的他给报社画插画,认识了编辑勒内·戈西尼。戈西尼很喜欢桑贝的画——里面总有一个淘气的小男孩,什么调皮捣蛋的事儿他都做过。因为戈西尼的鼓励,桑贝开始专心画小孩子,成为一个画童年生活的漫画家。
童年做过的淘气事都变得有意义了。桑贝的一部分童年直接变成了《小淘气尼古拉》。和桑贝一样,小尼古拉也是一个淘气鬼,他敏感、善良,喜欢幻想。他在学校里有一群小伙伴,他们一起踢足球,一起奔跑,经常闯祸,也经常开怀大笑。把这些画在稿纸上的时候,桑贝那些苦涩的回忆似乎没那么让人心酸了。漫画里的孩子依然会挨大人的耳光,漫画里的妈妈也总是瞪着眼睛发脾气,但它们变成一种叫幽默的东西,不再让人感到疼了,反而教人咯咯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