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茶凉”乃是一个现代汉语成语,单从字义上是说,倒了一杯招待客人的热茶,客人走了,还没喝完的这杯热茶,时间久了也自然凉了。寓意为当你离开原来的地方,你在那个地方的关系也就随即淡化了,现多比喻世态炎凉,人情淡漠。
“人走茶凉”本是自然现象,也是人生常态,一旦与社会形态联系起来便涂上了一层道德的色釉。近日,笔者在网站上读到这样一个故事:老梅在国企退休后,由于堂弟是市税务局局长,某民营公司老板三请四迎,非要老梅担任副总。两天前,公司老板找到他说:公司受疫情影响效益下降,经营压力很大,有点担心他的身体,怕把他累坏了。他明白,实际上是因为堂弟现在不当局长了,但他还是再三感谢老板这几年来对他的关照。老板还爽快地告诉他:明晚要为他举行一个欢送晚宴。结果,约好的饭点儿早过了,也没见一个人来邀请他。老梅实在熬不住空守办公室,只好出门下楼独自来到附近说好的那家酒楼。老梅将大厅、雅座、包房挨个找遍了,竟没他要见的人。打电话不接,发微信不回。无奈之下,郁闷不解的老梅在街边吃了碗麻辣烫。谁知,他刚进家门,老婆就急匆匆问他:晓不晓得堂弟今天下午被抓了?
其实,“人走茶凉”并非世说新语,古人早就有过类似的喻世明言。汉武帝时曾两任太尉的翟公,在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宦海沉浮之后幡然醒悟,命人在家门上广而告之:“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原来,真正的交情是要有前置条件的,“豪门有利人争去,陋巷无权客不来。”
汪曾祺先生创作的京剧《沙家浜》中阿庆嫂的唱词:“相逢点头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人一走,茶就凉。这个现象,确实是让走的人心里凉凉的。可是从常理上讲,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规律呢?人都走了,难道还要去续水;热水不续,茶自然就凉了,还说什么“周详不周详”?只是,从感情上讲,这样的凉,不能过了。如果别人刚转身,你就换了嘴脸,不仅仅是“茶凉”,更让人心寒。
《红楼梦》中的甄士隐是贾雨村的伯乐,若不是甄士隐仗义疏财,贾雨村不可能进京考中进士,日后的高官厚禄自然无望。贾雨村得了甄家的好处,当了官之后,居然为一己私利而忘恩负义,对甄家的独女甄英莲见死不救,任由她流落在薛家成为薛蟠的小妾,最终遭夏金桂毒手,荷枯藕败血竭而死。这样的人走茶凉,确实忒残酷无情了。
人走茶凉,细玩其味,却道尽了世间人情冷暖。我们必须学会坦然面对,不必执着与介怀,只有适时地放手,恰好地转身,才是淡定之举。生命是一个不断飘移的过程,你我所路过的每一个地方、遇见的每一个人,也许都将成为驿站,成为过客。所以,顺其自然,才不会感觉“人走茶凉”!如果有缘再见,就给他再泡一杯热茶;或是倒掉冷茶,清洗杯子,给下一个遇见的人泡上一杯热茶,其时,你已经淡忘了上一杯冷掉的茶。
再说,人走怕什么?人来人往属正常;茶凉怕什么?茶凉还可再添上。因为事业,我们需要聚散;因为亲情,我们需要离合;因为家庭,我们需要暂别。只要你我真情在,不管在咫尺还是天涯,就永远没有“人走茶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