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闲聊

我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我们读完一本书觉得很不错,还会进一步想要去听作者的演讲?

为什么我们听完演讲觉得很不错,还会想跟作者私下吃顿饭,聊聊天?

明明是书里的智慧更集中,价钱也便宜,可是我们还要花时间、费力气、赔笑脸,只为争取一个跟作者闲聊的机会,到底图什么?

直到我们做了“小学问”音频,并且把它变成文字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其中的奥妙。

原来,写书也好,演讲也好,其中最源头、最核心的智慧,往往来自闲聊。

跟聪明人闲聊,才是最值钱的享受。

闲聊这件事,有三个独特的好处。

首先,它直接针对你的问题,不能用大词,不能上高度。

我既然当面问到这儿了,你就必须老老实实地讲清楚自己的想法。

看书和听课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觉得“你讲得也对,但是跟我实际上关心的事情隔着一层”。

闲聊中就不会这样,不管你是经济学家还是心理学家,不管你做过多少高头讲章,都不能从理论出发给我上课,只能从实际问题出发,综合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发表观点。这恰恰是“小切口,深挖掘”的做学问之道。

其次,闲聊时人处于最放松的状态。

讲话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而只是为了把事情说透。

比如说,你找黄执中写本辩论学的教材,他一定铆足了劲儿,追根溯源、构建体系、开宗立派。

你觉得很厉害是肯定的,能不能看懂,那就得另说。

可是,如果你在私下跟黄执中闲聊的时候问他:“我觉得我这人也不笨,可是为什么跟人辩论的时候总是被带到沟里去呢?”

他就会跟你讲:“有些常见的思维陷阱,我们习惯辩论的人很熟悉,但是一般人不能第一时间看出来。如果不把这些陷阱弄明白,读再多书也没用。来,你说说看,上次被人怼是什么情况?我教你两招……”

如果你是个明白人,就会知道这时候学到的才是精华。

最后,闲聊没有目的性,反而能让最有趣的话题自动涌现出来。

我们在做“小学问”的时候,深度访谈过各个领域的专家。

不管对方从事哪个行业,有什么样的资历和背景,我们都在以不同方式问同一个问题:“你觉得在你的专业领域里,有哪些知识是最有意思、最值得跟别人分享的?”

正是因为这个问题本身是完全开放的,所以我们才得到各种各样富有教益的答案,很多都出乎意料的精彩。

像这样的闲聊,西方人在16世纪给它起了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叫作“沙龙”。

借用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里的说法,沙龙看起来是私人聚会,实际上却是思想史上很多重要观点的源头。

直到今天,很多历史悠久的大学,也正在以非正式的学术俱乐部的方式,延续着这种“聪明人聚在一起闲聊”的智慧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