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如今跟朋友见面,不说“内卷”,都不好意思打招呼了。考研竞争激烈是“内卷”,职场加班是“内卷”,给娃报辅导班也是“内卷”……
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万物皆可卷”的时代。可听多了,未免生出乏味之感:真的什么都逃不出“内卷”吗?评价一种事物,除了“内卷”,就没有其他形容词了吗?“内卷”在成为流行语的同时,似乎有被扩大化解读与滥用的趋势。
“内卷”本是一个社会学名词,用来描述一种“没有发展、不断重复的简单再生产”的现象。概言之,“内卷”就是“低效的重复”。
网友将其引申为考试或工作中出现的“非理性竞争、内部消耗或停滞不前”。对比原意,这种解读大体是成立的。总之,它意味着单调、乏味与缺乏价值感,带着贬义,缺少认同,不被人们所喜欢。
任何领域,无度的内耗与竞争,都不值得提倡。但如果把所有的努力、奋斗与竞争行为,都与“内卷”挂钩,就有点刻意了。一个简单的“内卷”,无法对这些行为的内涵做出准确定性,甚至消解了其原本的含义。而在表达者那里,当他们说出“内卷”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他们真正洞察了某种现象或问题。它更像一种随大流的“吐槽”,与对自身处境的消极应对。
同时也要看到,当一个人说出“内卷”的时候,往往是对他人行为的主观感受。一个人所指称的“内卷”,在别人那里真的就是“内卷”吗?或者,对方认同自己是在“内卷”吗?
显然并非如此。一些人在努力学习、工作的时候,并没有“内卷”的概念,他们只是在单纯地追求做更好的自己。这种基于个人奋发意识的努力,跟一些人眼中所谓“低效的重复”,并不是一个概念。“内卷”窄化了奋斗的价值,也是对奋斗者的不敬。
譬如,近代史上有一些着名的历史学家,他们常年如一日地守在书斋,皓首穷经,只为研究一个历史问题,或者写出一部学术专着。这是出于对学术研究的极大热情。但如果放在当下,一些人又要感慨“被卷死了”。
再譬如,前段时间复旦大学公开了2021年图书馆的打卡情况,发现有的学生一年来了一千四百二十四次,有的学生在馆天数高达三百零一天……这组数据让人们看到了复旦学子高度的自律与专注。我们相信,这样一群优秀的人,不是为了跟谁攀比,也不是为了加剧“内卷”。他们只是出于对学习知识与提升能力的渴求,这是一种追求卓越的习惯,一种优秀的坚韧品格。
某种意义上,“内卷”只是一些人灌给自己的迷魂汤,麻醉自己,浇灭激情。一个有坚定目标的人,不会盲从于流行的“内卷”话语,也不会被“内卷”打击了信心。他懂得自己想要什么,并愿意为之付出持久的努力。这个过程可能很乏味、很煎熬,但他们却甘之如饴。
树立目标,坚定信念,不随波逐流,才能摆脱“内卷”的束缚,成就更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