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喜欢大晴天在阳台上练字。宣纸反射着阳光,明晃晃的,用他的话说,大笔写大字,狂草一笔洒脱,吐得一口畅快。笔锋携墨,墨影留香,手一扬,落款“云才”。
少时,我就缠着外公要学写毛笔字。写字时他一改平日里的慈祥,严厉纠正我的身姿:“身体中正,悬肘握笔,无垂不竖,无往不收,一笔一画体会字的走势。”我坚持了不一会儿便肌肉发紧,耸肩垂腕,偷偷摸摸磕在桌沿休息,外公端着米尺一撬,予以警示,我笔锋一点,宣纸顿时浸出个墨团,我埋头暗自愧疚。那几年,外公总是陪着我练习。每一练时达半日,心平气和,分厘不可大意,这是戒骄戒躁;每一笔起于凛然,埋锋于下,藏锋芒以敛锐,这是不卑不亢。
沈尹默先生言:“中国书法,无色而具图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韵之和谐。”我倾心颜筋柳骨的碑帖殿堂,拜倒于颠张狂素的锐意草书,向二王父子讨教运笔的真谛,品毛公的大气磅礴与运筹帷幄,“兴来洒素壁,挥毫如流星”,如痴如醉,妙不可言,津津乐道,流连忘返!沉淀在古人的优秀作品里,让自己褪去一身俗气,书写雅致情思,探求本我精髓。
私以为,书法是获得乐趣最好的途径。闲暇之余,沏一杯淡茶,细嗅揭盖时茶香四溢,端详研墨时水墨流转,力透纸背,感受笔尖在纸上划过,看墨汁在纸中晕开,小小的砚池也成了思绪的泄洪口,尽情地释放荡漾的心潮和无限的情思。霎时,竟觉世间纷繁芜杂渐行渐远,只感到万物沉寂无声,时光静谧流动。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机打春联悄悄占领家家户户的门框,虽浓淡适宜,却总觉挥洒中少一些纷飞墨点,平稳中缺一些灵动神韵。智能设备的横空出世,更让墨蘸笔尖的机会少之愈少,许多自命潇洒的“江湖体”层出不穷。然而书法不是肆意的涂鸦,而是在书写生命,一提一顿,都是对美好生命的虔诚歌颂,任何浮躁、功利、世俗都是肤浅而苍白的,是对书法艺术的一种莫大的亵渎和玷污。
年初,县城文化馆举办了书画展,展场虽冷冷清清,我却乐得清静,沉浸在平尺方寸之中。展间,我看到一对爷孙驻足而观,年龄与阅历虽相差甚远,但眼神中渴望同书法家一起挥毫泼墨的心境却是一样的。书法浸润的万里文化长河流传至今,靠的就是国人这般薪火相传。
去年到访济南,在泉城广场看到几位老爷子以拖把为毫,以方格地砖为纸,用王体行书写下“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是啊,切不能让瑰宝在我们这代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