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秦国酝酿变法之际,魏惠王下令在西河修筑长城。
魏国修长城看似无奈,实际是一种无进取心的表现。所谓无奈,是因为吃了几场不大不小的败仗。公元前366年,魏国在“洛阴之战”中惨败;公元前364年,秦军渡过黄河,深入河东,在石门大败魏军,斩首6万;公元前362年,秦攻魏少梁(今韩城),破魏军,擒魏将公孙痤,夺得庞(庞繁)。虽经数败,但经魏文侯、魏武侯两代对秦的胜利,魏国的实力仍远在秦国之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魏惠王害怕了,为防止秦军侵扰,公元前358年,魏国开始在黄河以西与秦交界处修筑长城。《水经注》中说:魏惠王“使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公元前352年,魏国再次大举工役,“筑长城,塞固阳(当为合阳)”;公元前351年长城修成,次年又进一步扩建,这一修就是8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第一次变法,魏国修长城8年中的6年,是秦国休养生息、变法图强的6年。
公元前350年,魏长城修成了,如此费时费力,一定是座巍峨雄伟的长城。渭河之畔、洛水沿岸,出现了一道奇特的景观,秦、魏两列长城并峙,蜿蜒数百里。
从当时的情形看,魏国采取守势,修起一列长城,等于告诉秦人,此后可以放心大胆地在长城外变法图强、积攒力量了。精明的秦孝公深知这一点,在秦国变法期间,尽量避免与魏发生冲突,甚至装出友好的样子,与魏惠王在彤(陕西华县西南)相会,商议休战结盟。新修的魏长城就颤巍巍地立在不远处,强劲的西邻总算表现出善意,魏惠王此时大概还在暗自为修这列长城庆幸呢。
魏长城为秦国的变法提供了一种心理环境,秦国的变法在这种环境中大获成功。面对崛起的秦国,魏惠王和他修起的长城一定瑟瑟发抖。
有人说:长城是中国先人最公开的心理。魏长城正是魏惠王心理的表现,从此,魏、秦两王战略地位互换,魏国变攻为守,步步退缩。
然而,仅仅靠一列长城就能挡住势若洪水的秦国吗?
秦、魏之间素来水火不容,“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一嗣商鞅变法成功,秦国马上开始对魏国动手。公元前342年,趁魏国被齐国打败,商鞅建议秦孝公趁机伐魏,迫其东徙,这样,秦国即可“据山河之固,东向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第二年9月,商鞅亲率秦军击魏大胜。
公元前332年,在秦国如狼似虎的攻势下,魏国不得不把阴晋之地(今华阴市东部与潼关县境)割让给秦;第二年,秦派大良造公孙衍率军攻魏,两国军队在雕阴(今甘泉县南)展开激烈交锋,魏军8万余人被全歼,主帅龙贾战败被俘。雕阴之战决定了魏国的败局,魏国已无足够的兵力保守河洛间地,当年就“予秦河西之地”以求和,即割让了今澄城、合阳一带土地。公元前330年,魏又“尽纳上郡于秦”凡15县,即今黄龙、宜川、延安东南部的地方,魏从此完全放弃了对黄河以西地区的统治。用时8年、耗费巨大的魏长城变成了秦国境内一列高大绵长的土墙,成为魏国耻辱的见证,只和秦长城对峙了不到20年就崩溃了。
商鞅死了,其法不废;魏长城虽然还矗立在黄河岸边,却已经死了。直到今天,2000多年间,它就是黄土高原上的一道土梁、战国烽烟的一种回忆、保守失败的一个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