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闽南称为“年兜”。过去,“跳火群”是闽南年兜夜家家户户最有节日气氛的户外活动。
下午四点多钟就开始准备了,将“掸尘”用过的春草(稻秸秆)和番薯藤放在大门前的大埕点燃,伴随着噼里啪啦的声响,烈焰瞬间盘旋而起,红光绚烂着喜悦的脸庞,人们欢呼着雀跃于火堆之上。
熊熊火焰象征光明、希望和温暖,人们跃过火焰意味着辟邪除灾、迎祥纳福,迎接红红火火新年的到来。这红色的焰火已然穿越千年,耀眼的光芒始终庇佑着闽南这方热土的子民。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跳火群更是闽南人民驱灾除疫的美好寄托。
每逢过年,一想起儿时的嬉闹,眼前总是浮现记忆犹新的年兜夜跳火群画面,那么温馨,那么幸福。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辛苦一年,在每个人心中,最为期盼的莫过于年兜夜与家人一起围炉守岁,一起迎接新一年的钟声。
围炉顾名思义,就是年兜夜一家人围着打边炉(吃火锅)。早年的火锅是烧木炭的,这样可以取暖,吃得汤里“强强滚”,脸上“笑扪扪”,象征红红火火,团团圆圆。对于在外地没法回来的家人,会空出一个位置,摆上碗筷,并将其喜爱的菜盛于碗中,代表家人的思念和团圆。
全家老小围坐一桌,满桌的佳肴,喝不完的酒水,总是把天伦之乐、期盼和祝福统统融于这一顿年夜饭中。大人们频频敬酒,相互祝福,“吃虾丸,合家大团圆”“红膏鲟乌鳗鱼,吃蚶才会大趁(赚)钱”。你一言,我一语,谈着一年的收获与来年的愿望。孩子们嘴里念着“年兜好日子,围炉过新年;祝公嬷(爷爷奶奶),岁寿吃百二;祝全家平安无代志(事)”,却想着要红包了。
年夜饭中的每盘菜都要剩点下来,闽南语中的“剩”与“春”谐音,有“迎春”的意思。有的摆上一条全鱼,整条留下来,表示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品,寓意日子甜甜美美。吃过年夜饭,大人忙着清理饭桌,摆上祭桌迎年,一大碗尖尖的米饭,插上红春仔花(“饭春”即“饭剩”),期望来年家国富足有余。
年兜夜所有的灯都开着,把家里照得红红火火,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吃过团圆饭后,全家欢聚一堂,守夜、喝茶、说家风、话家史、讲家训,盘点一年来的柴米油盐,反思一年来为人的得与失。母亲会捧出平时招待客人的糖果、花生、瓜子等,边吃边喝边做一年的“年终总结”和“述职报告”,严肃中带些戏谑。春节联欢晚会精彩节目依旧播放着,墙壁上的挂钟照样嘀嗒嘀嗒地响着,仿佛在告诉大家,来年生活一定会顺风顺水、红火平安。
通宵不眠,以待天明,叫守岁,又称“坐寿”,含有辞旧迎新和为长辈延年益寿的意思。长辈给小孩子发红包,向亲戚朋友发新年祝福,守岁到零点后,拜天公,燃放鞭炮,象征辞旧纳新,开启新一年,俗称“开正”。这是亲情的凝聚,家家户户都享受着浓浓的节日喜庆,在守岁中期盼来年更幸福美满。“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大人有盼头,祝福说出口,一家人其乐融融,品尝最为真实的年味。
爆竹声声除旧岁,欢欢喜喜过大年。陪伴是最好的爱,团圆是最大的幸福!守岁,不单单是守住一顿年夜饭,更要守住天下百姓的亲情、友情和爱情。虽然守不住流逝的岁月,老去的人,但能守住一片真情,一颗真心。守岁,守住平安,守住健康,守住欢乐,守住幸福,守住心灵。更要守住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心劲儿,爱国爱家、不负人民的精神。
如今,守岁的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子午时分,亲朋好友便开始打电话、发微信,互致新年的祝福。无论年味中加入什么新元素,只要我们的家国情怀不变,都能传承良好的家风,增添亲人邻里的友爱和睦,增进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是家中的那碗热汤和始终为你点亮的那盏灯。因为家的情结,年的韵味始终难以忘怀。回家过年,幸福美满。不辞辛苦的人们千里万里候鸟般赶回家与亲人围炉守岁,图的就是合家团圆。那通宵长明的灯火,既映照着驱赶“邪灾”的民俗,也温存着人们心中沉积已久的思念与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