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从容地在季节的转变中无声流逝,夏伏突然来临,热情地打入了我的怀中。踏碎了春的温柔,烈日着色于大地的苍碧,连加两场小雨,禾苗快速猛蹿,瓜果飘香。树杈上绿发的万缕情愫,遮蔽着丝丝阳光,摇出了梦的期望。
我随同内蒙古文学馆釆访创作团一行,走进大美绿城伊金霍洛,创作釆风;走进生我的故乡,走进新型能源企业,感受绿色转型发展的新突破,共享绿色化、低碳化发展的新理念。神奇梦幻般的故乡,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重大项目持续发力,在绿色低碳发展赛道上,你追我赶,双碳新样板雏形显现,规模宏大。这片生我养我的热土,又焕发出新的气息,扯不断的故乡情啊。
我出生在苏布尔嘎镇,乌兰木伦河的上源头,河水弯弯曲曲在村前流过,旁边的枳箕林中有野鸭、野鸡、野兔飞落跑过。孩童时的记忆在大脑中流过,生活在这里的人都很亲近,平静而善良,每天过着悄无声息的日子。呆板的一条土路,交通不畅,六七十年代生活更是困难,没有公共汽车可乘,全合同庙乡五千多口人,只有两辆拖拉机拉运,坐个小四轮手扶拖拉机,就感到很幸福了,好比坐上了小火车。沙尘暴频发,狂风四起,一遇大雨而下,到阿镇都非常困难。故乡十分落后,很贫穷,回忆起来很使人伤感,有一种不能释怀的心结和心痛。
“穷山饿石头,瘦水向南流”。自己产的粮食自己不够吃,还得吃反销粮。就连冬储大白菜、山药、萝卜也得去外地往回调运。冬季烧煤取暖、做饭,还必须用公社的两辆拖拉机提前开始不停地往回拉炭,六个大队排队轮流拉回来,给各小队社员分炭。实在运不过来,自己家还用小马车、小毛驴车冬天沿着乌兰木伦河冰川去石圪台煤矿拉炭烧。小时候我穿着白茬大皮袄、脚蹬大头毛毡鞋和爸爸也拉过炭。
我的故乡也是一九七八年实行了生产承包责任制,土地、草牧场、大小牲畜包产到户。过去满山牛羊随便跑,沙进人退,草牧场严重退化,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急剧下降,难以维持。改革开放后,故乡的发展和变化,归功于地方领导的惠民工程,乡村振兴战略,也归功于坚守在这片热土乡亲们的辛勤打拼。我印象中苏布尔嘎一直就是个贫困乡,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从阿镇到合同庙要经过掌岗图河、柳根河的泥泞小道。现在呢,直通柏油马路大道,经过蒙苏开发园区,十五分钟就到达原合同庙乡。过去的乡,在撤乡并镇前夕全部迁移,现称为苏布尔嘎镇合同庙管理委员会。由于时代的变迁,大项目进驻,蒙苏园区开发带动,那里的房屋价格成百倍增长,那里的经济快速发展,那里的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一个小乡村的变化,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上看,一步一胜景,一景一深情。家家户户都富裕了,门前都放着宝座汽车,还有很多的农用机械化工具和车辆。油路村村通,自来水户户通。有的还搞起了生态园林风格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农家旅游景点,很多人家住在城里,开车春耕、秋收,城乡穿行,又不务城里打工挣钱,还不务农耕收种。三十年不变的承包地,合作社经营,入了股分红,农业补贴领上,合作医疗有了保障,双全齐美,真正活在了天堂,高高兴兴达小康,比城里人的生活都过得甜蜜和幸福。
2023年7月13日,我随内蒙古中青年作家一行,“到火热的生产一线去”采风,就到了我的故乡。我们参观了伊金霍洛旗西部区两个农牧业大镇,参观了红庆河镇生态田园风光区、农产品加工展区;苏布尔嘎鄂尔多斯乌兰现代农牧科创园考察;苏布尔嘎镇光胜村云东敏盖绒山羊原种繁育中心考察。
一路参观考察,不论走在伊金霍洛旗哪一个镇,看不到一点裸露的沙滩和荒梁,正是蓬勃的绿色扑面而来,清新、舒爽、甜美的空气沁人心脾,欣赏着一幅幅原生态的画卷,让人沉醉、痴迷。碧波荡漾,绿树成荫,悄然释放着独特的无穷魅力。
蒙泰集团田园综合项目,在红庆河镇哈达图淖尔村开发土地一万余亩,其中湖面五千多亩。围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理念,蒙泰集团累计投入三亿多元,正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田园社区”的田园综合体。蒙泰集团田园综合项目,依托红庆河镇当地农业发展基础和自然资源禀赋,从市场需求出发,探索、挖掘、全面打造成熟的鄂尔多斯地区田园综合建设模式,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把农牧民、企业、市场紧紧联系在一起,实现农牧民、企业、政府共赢。
德州乌驴养殖项目;苏格兰风情商业街;食品加工园区;苏格兰休闲、度假、康养小镇;小型迪士尼水上乐园;威士忌酒厂综合区。
红庆河镇改变了农村牧区的落后面貎,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形成长效的产业循环,一大批有带动性示范效应的村集体产业应运而生,联产联业,联股联心,早已脱贫致富,扶贫“输血”变成了“造血”,人民群众过上了安居乐业,美满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