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真正忌惮的,是道德包装(2)

被王熙凤拉下马的,是现存秩序的虚伪。她玩弄权术时有多么肆无忌惮和得心应手,宗法社会就有多么黑暗,道德说教也就有多么苍白。的确,世代显赫的诗礼之家,竟然被识字不多的女流之辈玩弄于股掌之间,岂不荒唐?假正经如政老爷,假慈悲如王夫人,也都要依仗她,又岂非讽刺?

然而这小女子却如鱼得水。作为孙媳妇,她甚至胆敢拿贾府的最高权威开玩笑,说贾母给宝钗过生日的二十两银子是霉烂的,还有大把钱财压在箱底不知道用来干什么。贾母听了竟乐不可支,貌似抱怨的话语中其实充满炫耀。

如此人物,称为“新版武则天”或“女版曹孟德”恐怕不对,因为史太君并非唐高宗或汉献帝。而且,尽管老太太叫她猴子,王熙凤也不是孙悟空,她可不想修成正果,立地成佛。她杀伐决断,雷厉风行,翻云覆雨,左右逢源,都是在尽情地挥洒聪明才智,这就会对所有天赋由衷地赞赏甚至敬重。可以这么说,王熙凤跟薛宝钗一样,都把真性情藏了起来,只不过凤姐儿的面具是舞台上曹操式的白脸。

这简直就是木石前盟保护神的不二人选。

唯其如此,作者才特意安排她和林黛玉同时出场,而且更要出彩。她的风风火火、咋咋呼呼、哭哭笑笑,以及贾母对她的介绍——泼皮破落户凤辣子,其实都在暗示这个女人的不同寻常。果不其然,她成为公开点明宝玉和黛玉爱情的第一人,尽管用了插科打诨的方式。然而她的支持显然要比丫鬟紫鹃更有分量,以至于小厮兴儿认为大局已定。

那么,她这样做,对自己有好处吗?

表面上看,未尝没有。最起码,体弱多病又厌烦俗务的林黛玉即便成为宝二奶奶,也不会与她争权夺利,反倒只会将管理权拱手相让。但如果仅止于此,那就把《红楼梦》看简单了。请问,王熙凤干了那么多坏事,为什么读者却恨不起来,甚至暗中欣赏?结论只有一个:曹雪芹喜欢她。

要不然,这个文学形象怎么会那样精彩绝伦?

同样,王熙凤也喜欢林黛玉,既喜欢她的才情,也喜欢她的性格。表面上看,这风吹就倒的美人灯很难相处,但这只是对凡夫俗子而言。相反,林妹妹的所有怪癖,在凤姐姐这里都不是问题。王熙凤真正忌惮的,是薛宝钗严严实实的道德包装,那才真是高深莫测,无缝可钻,难以动摇。

林黛玉的心思却全部写在脸上,而且单纯,那就是只要贾宝玉的真心。这就让王熙凤既放心又欣赏,至少不必小心设防。实际上,能把权术玩弄得炉火纯青的,往往对两种人另眼相看:要么比自己还工于心计和长袖善舞,要么干脆就清澈如水,晶莹如玉,那是可以滋养尚存之天良的。

这样一种超功利的欣赏,是真喜欢。

也因此,她们俩都属于大观园。

毫无疑问,林黛玉和王熙凤都无意挑战现存秩序,当然更不会试图颠覆,却在事实上成为同盟军。只不过借用鲁迅先生的表述方式,王熙凤是以其肆意妄为,将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林黛玉的结局则意味着有价值的毁灭。如果再算上薛宝钗的命运,可就是有无价值都不得善终了。

天才人物总是敏感的,难怪衣食无忧、随时都可以滚进贾母怀里撒娇的林黛玉,竟会写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葬花词;也难怪众姐妹即景联诗,自告奋勇写第一句的王熙凤,开宗明义脱口而出的竟是:一夜北风紧。

大风起于青苹之末。尽管此刻的贾府,花团锦簇,酒绿灯红,富贵荣华,但正如名字意味着“冷眼旁观看兴衰”的冷子兴所言,已是内囊也尽上来了,即将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