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奶,代表了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游牧文明在饮食层面的偏好。起源于中国的奶茶,则见证了国家版图变迁、民族文化交流的宏伟历史,也成为中华文明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典型例证。
茶叶北上与奶酪南下
传说茶叶由神农氏发明,然而生活在中原地区的神农氏,可能根本没有见过原生于中国云贵高原的茶树。但茶药同源的传说是可信的。带着苦味的各类茶树鲜叶,原本并不适宜食用,只能用于制药。但先民们很快发现,即便没生病,吃了茶制品也能让人感到兴奋和愉悦。随着时间推移,人们才明白,这种使人愉悦的东西名叫咖啡因。
来自南方山区的茶树,随着中原王朝的扩张向北快速传播。到西汉宣帝时期,王褒的《僮约》出现了“武阳买茶”和“烹茶尽具”的表述,这说明当时茶叶已成为商品,在长安街头交易。
三国时期,张揖在《广雅》中详尽描述了鲜叶紧压成饼的制茶方式:干燥紧压,为的是运输和保存,这说明最晚在汉末,茶叶已经传播到了不适宜种植茶树的地区。同时,《广雅》中还第一次出现了茶叶的吃法:先炙烤饼茶,捣碾成末,放入碗中以沸汤冲泡,然后加佐料混煮羹饮。这里的“佐料”很有意思,包括盐、花椒、姜、葱和陈皮。显然,当时的中国人还没有欣赏茶香茶味的能力。
与茶叶的传播同步,奶也跟随游牧民族扩张的步伐逐渐南下,冲击着中原的饮食文化。这种获取成本不高、营养丰富、饱腹感强、口感香浓顺滑,且极易入菜烹调的畜牧业副产品,出现在获取肉类蛋白难度较高的古代农耕文明面前,可想而知有多受欢迎。
在中原与北方民族交流的数百年间,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充分了解、学习对方的生活方式。到了南北朝中叶《齐民要术》成书的时代,汉族士子已经可以详细而准确地记载各种乳制品的制作方法。其中包括“煎炼乳”“熬干奶”“除去上浮物奶”“醍醐”“酥”“酪”等。
关于奶茶最早的记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历史:南朝的士族王肃,因为卷入宗室内乱,逃往北魏。一开始他吃不惯北方的饮食,“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但几年后,他就慢慢适应,还对人说“茶为酪奴”。“奴”在汉语里并非完全贬义,这个字有“贴身伴侣”的意思。如果王肃本意说的是“茶是奶的伴侣”,那这应该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奶茶的记载。它比16世纪奥地利人发明奶制品作为咖啡伴侣,早了近千年。
文化交融促成奶与茶的碰撞
在东汉分崩离析的300多年后,隋唐的统一,开创了中华文明新的强盛时代,也给了奶与茶新的融合理由。收复西域,开设四镇都护府;经略漠北,攻灭回纥。李唐王朝,开拓了前无古人的疆域,从客观上加速了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和西北游牧文明的融合。
大量奶制品经由西域的胡人、北方的牧民,带进当时的国际大都市长安,并与茶叶发生了历史性的大碰撞。李繁在《邺侯家传》中记载:“皇孙奉节王好诗。初,煎茶加酥椒之类,求诗,泌戏云:旋沫翻成碧玉池,添酥散出琉璃眼。”酥,就是奶油,椒,就是花椒;奶茶混合搅拌后出现的奶泡,则被诗人比喻为“琉璃眼”。可见奶与茶混合的饮品,是唐代长安的风尚。
唐与吐蕃的交流和争斗,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融合。晚唐之后,中原政权与吐蕃政权逐步和解,二者的贸易日渐频繁。内地产的茶叶,能够有效缓解因肉食为主的饮食习惯引起的肠胃不适,同时,对很多牧区民众来说,茶也是维生素的重要来源,所以大受当地贵族的欢迎。宋代着名的茶马古道,就是茶马互易的产物,它进一步培养了当地民众喝茶的习惯。
然而,要使奶茶诞生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还存在一道无形的障碍。由于海拔过高,水的沸点不到90摄氏度。水温不够,就需要烧煮更长的时间,才能让茶叶中的咖啡因充分析出。在燃料不足的古代,奶与茶分开加热消毒会被视作浪费。但若把奶与茶一起煮太久,则会让茶叶中的鞣酸与奶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产生气味难闻、不利消化的鞣酸蛋白。
聪明的当地民众发现,如果煮茶时只加酥油,难闻的气味就会大大减少,口感也会有所改善。酥油就是奶中的乳脂,它几乎不含乳蛋白,极高的热量也符合人们应对寒冷环境的需求。于是,酥油茶这种滋味浓、热量高、能提神的饮品,成为当地千百年来最重要的饮食之一,也是世界奶茶谱系中独特的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