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建筑看城市

提到古代的城市,你可曾想到“骊山晚照披秦地,曲江流饮绕长安”的辽阔,“洛阳春日最繁花,红绿荫中十万家”的繁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疏寂,“殿宇丽雄气势宏,神奇建筑罕相争”的辉煌……

都说“建筑是社会的镜子”,而城市又是社会的载体。不能脱离城市看建筑,更不能脱离社会看历史。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中国城市建设和发展在历史上曾留下极其丰富而珍贵的遗产,取得过杰出的成就。

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统治机构(宫廷、官署)、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各时期的城市形态也随这三者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其间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城市初生期,相当于原始社会晚期和夏、商、周三代。其城市中各种要素的分布还处于散漫而无序的状态,中间并有大片空白地段相隔,说明此时的城市还处于初始阶段,仍带有氏族聚落的色彩。

第二阶段是里坊制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铁器时代的到来、封建制的建立、地方势力的崛起,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城市发展高潮。新的城市管理和布置模式产生了: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二些—定时开闭的“市”中。这一时期的城市总体布局还比较自由,形式较为多样。战国时成书的《考工记》记载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被认为是当时诸侯国都城规划的记录,也是中国最早的一种城市规划学说。

第三阶段是里坊制极盛期,相当于三国至唐。

三国时的曹魏邺城开创了一种布局规则严整、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长方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盘式分割。

第四阶段是开放式街市期,即宋代以后的城市模式。在唐末一些城市开始突破里坊制的基础上,北宋都城汴梁也取消了夜禁和里坊制。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处于通向东北平原的要冲地带,战国时,这里已形成城市,辽代在此建陪都。金时依辽城向东、向南扩大3里,建为都城,称为中都。元灭金,至元世祖忽必烈时,利用中都东北郊琼华岛一带水面(今北海)为核心,建造了新的宫殿,随后又建成了大都城。元朝弃金旧城而将都城向北移后,迁官员及富户于新城,旧城成了一般平民的居住区,这种南北二城并存的格局一直保持到元末。

对于新城的建设,元世祖忽必烈采取郭守敬的意见,用西山和昌平一带充沛的泉水注人漕渠——通惠河(通州与大都之间),由大运河与海上运来的粮食和物资可以从通州直达琼华岛北面的海子(今积水潭),所以元朝靠近海子建立皇魏,漕运非常近便。

元大都是以大片水面和宫城、皇城为中心布置的。因为地势平坦,又是新建,所以道路系统规整砥直,成方格网,城的轮廓接近于方形。城市的中轴线就是宫城的中轴线,平面的几何中心在中心台。全城道路分干道和“胡同”两类,干道宽约25m,胡同6——7m.胡同以东西向为主,在两胡同间的地段上再划分住宅基地。这种有规律的街巷布置,和唐以前的里坊,形成两种不同的居住区处理方式。城内市肆是分散的,而以漕运终点海子东北岸最为热闹,其次是皇城东西两侧的交叉路口,城北部分则比较荒凉。大都城内南北大道设有石砌沟渠排泄雨水。在全城的中心地带设立钟楼和鼓楼。

明代北京是利用元大都原有城市改建的。清朝北京城的规模没有再扩充,城的平面轮廓也不再改变,主要是营建苑囿和修建宫殿。

北京城的布局以皇城为中心。皇城平面成不规则的方形,位于全城南北中轴线上,四向开门,南面的正门就是承天门(清改称天安门)。天安门之南还有一座皇城的前门,明称大明门(清改名大清门)。

作为皇城核心部分的宫城(紫禁城)位居全城中心部位,四面都有高大的城门,城的四角建有华丽的角楼,城外围以护城河。明代紫禁城是在元大都宫城(大内)的旧址上重建的(稍向南移),但布局方式是仿照南京宫殿,只是规模比南京更为严整宏伟。

北京全城有一条全长约7.5km的中轴线贯穿南北,轴线以外城的南门永定门作为起点,经过内城的南门正阳门、皇城的天安门、端门以及紫禁城的午门,然后穿过大小6座门7座殿,出神武门越过景山中峰和地安门而止于北端的鼓楼和钟楼。轴线两旁布置了天坛、先农坛、太庙和社稷坛等建筑群,体量宏伟,色彩鲜明,与一般市民的青灰瓦顶住房形成强烈的对比。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上强调封建帝王的权威和至尊无上的地位。内城的街道坊巷仍沿用元大都的规划系统。由于皇城梗立于城市中央,又有南北向的什刹海和西苑阻碍了东西直接的交通,故而内城干道以平行于城市中轴线的左右两条大街为主。这两条干道一自崇文门起,另一自宣武门起,一线引伸,直达北城墙,北京的街道系统都与这两条大干道联系在一起。但东西方向交通不便,反映了封建帝都为帝王服务的特色。